搞钱直播,在线吃瓜(107)

作者:译之 阅读记录

古礼等人激动地冲了过去。

顾迟秋与陆怀中又确认一遍顺序,在纸上记下概要,蔡阿蛮把顾迟秋之前的草图一一取出,将其中一幅展开放好。

与之前的简笔勾勒不同,顾迟秋先是挥毫画出一片青天。

“安静,都安静。”古礼制止身边人的低呼,小心扑了上去,摒气凝神观摩顾迟秋作画。

顾迟秋画的仍然是农地与农民,但他这回画得非常仔细,还用上了色彩,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左半边宣纸上画出了一幅农人耕地的图。

“何不延展过去,把另半边也画了?”

“是啊,如此长卷展开,阡陌纵横,也别有一番风味,只可惜定焦近了些许,否则更显气势。”

“离远了还怎么看清楚?”一位谷仓的妇人白眼道,“瞧你们就是不懂顾先生的用意,他作画又不是只顾着气势的。”

“你还比我们懂了?”江朋不服道。

“自然,”妇人道,“顾先生画这个画,是为了把我们河北道的耕种技巧整理成册,用画的方式可以让不认字的农户也能看懂,顾先生用心良苦,你们却只知道在这里议论笔法气势,不接地气的楞头青。”

第88章 瓜瓜瓜瓜

江朋等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竟是为此!

难怪顾迟秋说他忙,他们还当他是不想教,故意推脱, 原来人家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农事图画起来要比简笔画麻烦多了,顾迟秋忙了一下午,也才画了一幅。

古礼端详半晌,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次日午后, 江朋到谷仓的时候,却见古礼和顾迟秋分立长桌两头,各自面前都放了颜料、笔、镇纸等物, 正在低头作画。

“这是怎么了?”江朋问比他先到的卓子丰。

“古画师说要与顾先生合作农事图。”卓子丰低声解释, “这套农事图是顾先生根据陆大哥他们的经验所做,他刚才给我们看了草稿, 足足近百副, 若要独立完成,肯定得花许多时间,所以古礼画师主动提议要与他合作。”

“百副?”江朋震惊,喃喃道, “我以为他不过一时兴起, 原来是我小看他了。”

“是啊。”卓子丰赞同。

他偶尔也会对辛苦劳作的农人起恻隐之心,但这些情绪往往很快被抛在脑后, 他有自己的生活和烦恼, 但顾迟秋不仅将农户们的需求和痛点记在心里,更愿意花大功夫为他们解决。

“快快快。”江朋催着卓子丰道。

“干嘛?”卓子丰茫然。

“回去拿笔墨啊。”江朋道,“咱们的画技比不上他二位, 但打个下手,画一下背景总还是可以的, 再不济,咱们还能出钱买纸买颜料呢,这种于民有益又能锤炼画技的机会,我可不想错过!”

“江兄说得有理。”另一位爱画青年赞同道,“咱都回去拿笔墨,回来听从顾先生调遣。”

年轻人们纷纷赞同,有的乘上马车,有的叫来家仆,皆是取笔墨纸砚去了。

有了更多画师加入,顾迟秋的工作量明显减轻,他已经通过草图安排好了每一幅的内容和顺序,此时又按照工种排布下去,百幅农事图的进展迅速。

地里的辣椒逐渐长大,青衣染红,将近立夏时顾迟秋等人的农事图完成,辣椒也进入了采收的季节。

“四时农事。”江朋满怀豪气地看着图册封面上未干的墨迹,这本厚厚的图册由整整五十张宣纸合订而成,每一张宣纸均是对折,两面各有一幅图,总共一百幅,描绘了从翻耕土地到收获的种种农事场景和各项技巧。

古礼也非常兴奋,拍顾迟秋的肩道:“顾兄弟,你跟我一起回长安吧,将这本《四时农事》面呈天子,这可是福泽万民的好事啊,陛下定然会厚赏于你。”

古礼这话一语惊醒了梦中人。

大家跟着顾迟秋做这件事,更多的是源于对画的热爱,并没有很看重这些的实际意义,现在古礼当这众人的面点出,大家也激动了起来。

“是啊,顾先生是发起人,应该跟古画师一道入宫去。”

“如果陛下知道了,会不会连我们也一起赏?”

“你在想什么呢,学到画就够了,主要还是顾先生和古先生的功劳。”

青年画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将气氛渲染得格外热闹,令一直没有说话的顾迟秋显得过于安静,甚至有一点沉寂。

“顾兄弟?”古礼又喊了一声。

顾迟秋回神,敛首道:“不必了,此图是诸位携手完成,顾某不敢居功,况且比起入宫被束之高阁,顾某作此书的初衷,还是希望它能流传田间,造福一方。”

古礼还想再劝,顾迟秋却将用作提纲的草稿整理一番,递给了古礼。

“古画师有一句话说得不错,这是福泽万民的好事。这些草稿已经囊括了整本书的精华,相信以古画师之力,定能再画一本,彼时便由您将其呈上御览吧。”顾迟秋道。

“那你的功劳怎么办?”古礼讶异。

顾迟秋笑:“若真有提请御览的一日,还望古先生不要提顾某的名字。”

“什么?”古礼愣住。

他是狂傲,却非不懂人情世故,长安与各地的那些臣子,无论品级职分,若是能有在皇帝面前得脸的机会,全都会挤破了头争取。就算是普通士子,也有不少人做着自己的诗文能一鸣惊人被陛下破格提拔的美梦。

顾迟秋现在就有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他竟然不要?

“劳烦古先生了。”顾迟秋却不当一回事,温文欠身,收起了那本《四时农事》。

《四时农事》完成的消息很快传出,因为跟种地有关,农户们难得对一本书提起了兴趣。

这本书全都是用图画的方式表述,简单好懂,又能从中学习种地的技巧,农户们都很喜欢,不过顾迟秋为了保护书不受损,不让他们带走,还限制了每日阅览的人数。

即使是这样,附近几个村乃至翠县以外的村落都得到了消息,离得近的纷纷跑来,离得远的则派代表前来学习,继认字班之后,顾家小院又成了农事交流与学习中心。

古礼后来又劝说过顾迟秋几回,无一例外得到了顾迟秋的拒绝。

他没办法,去找孟时,原以为孟娘子会心动,谁想孟时跟顾迟秋一个鼻孔出气,也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他。

“古画师,迟秋不会去的,您不用多费口舌。”孟时道。

“为何呀?”古礼是怎么也不明白,就算顾迟秋不在意扬名天下,总不至于把自己做的事情拱手让人吧?

孟时其实也不懂顾迟秋的想法。

起初她以为顾迟秋是顾虑自己,因为她不止一次表达过对长安的抗拒,于是她直接跟顾迟秋表态,让他无需顾虑,做任何决定自己都会支持。

顾迟秋却只是温软浅笑,拨了拨她鬓边的碎发,什么也没说。

辣椒进入采收期,孟时很快忙碌起来,也没空再管顾迟秋的事情,只要他开心,孟时也不在意什么扬名天下。

古礼劝说无望,最后只好带着顾迟秋送给他的草图离开。

*

进入采收期前,河北道的旱情消息传入了翠县。

陆怀中等人知道消息后,都很痛心,他们是去年那一波灾情逃出来的,没想到今年灾情更重,河北道许多地方自从清明开始就没下过雨,地里的庄稼都要枯死了。

与之同来的是市场上粮价的上涨,西家村不少人因此特别开心,裕大娘子却又感受到了来自二房的压力。

今年因为她与孟时的合作,家里的田地有近三成没有如往常那样种粮食,而在粮价大涨的背景下,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裕来璋抓住这一点,在裕姥姥跟前说了裕大娘子很多坏话,裕家族人也对裕引璋颇为不满。

裕引璋那里的压力就是孟时的压力,辣椒采收、晾干,紧接而来就是最重要的问题——销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