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钱直播,在线吃瓜(112)

作者:译之 阅读记录

这些日子孟时跟他们相处得很好,因为他们才来这里,不仅给他们预支了工钱, 还不时让蔡阿蛮拿米面油过来,可以说这边的伙食也基本包了。

这样包吃包住还每一季都有工钱的工作, 陆怀中等人流浪的时候真是想也不敢想。

他们错了,那时候因为没有见到佛祖给他们的富饶之地,他们还以为那些说法都是骗人的,现在想来,孟时不就是佛祖为他们指引的最好的东家吗?

陆怀中由衷感叹,却还是忍不住提醒孟时。

“东家,现在刚安顿下来,大伙儿手里紧,便都安心种地,但手里有钱了难免心思活泛,您这样……怕是……”陆怀中也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其实以他的身份,说这些话还是有点不合适的。

一方面他是孟时的管事,理应替东家考虑,但另一方面,他也是这货流民的领头人,大家从流浪的时候起就跟着他,他现在反倒劝孟时发钱不要发得那样勤快,有点坑自己人的意思。

孟时听了,也笑道:“陆管事费心了,不过您说得有道理,我有一法,不如你来给我参详参详?”

陆怀中受宠若惊,接过孟时递给他的小册子。

小册子明显是提前写好的,也就是说这个想法是孟时早就有了的,只是借这个机会顺势告知他,更摆低姿态,请教他的想法。

陆怀中想清楚这些,更是重视手中的册子,郑重道:“可否容我回去细看,明日再给东家回话?”

“当然,不过这份规章还不是定稿,你不要给其他人看,也不要透露任何内容,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孟时嘱咐道。

“是。”陆怀中点头。

陆怀中拿着孟时给他的小册子走了。

这本小册子里写的是孟时想好的一些关于辣椒种植中管理工人们的规章制度,上一季的时候她只是交代了陆怀中管理,没有罗列详细的赏罚。

那时辣椒地毕竟刚刚起步,工人们也都是初来乍到,孟时不想上来就显得过于严苛而打击工人们的积极性,反正就如陆怀中所说,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计,他们不会不重视。

辣椒地逐渐走上正轨,辣椒的盈利也确实如孟时所想,根据她的推断,往后的营收还会更高,那么这里的工人待遇肯定也不会差。

拎得清的会珍惜这份工作,但一片地里总有那么几株长歪了的作物,往后工人的人数也会增加,为了防范于未然,在这个第一次收到工钱,大家都很高兴的节骨眼推出一份赏罚分明的规章制度,是最合适的时机。

这里面的内容包括出勤率、请假和休假制度、工人的职责划分等,她还会要求陆怀中再一次详细地登记每个工人的个人信息和他们的职分,以此进一步确定每个人的职责与工钱。

这次发工钱她是大致算了人头,全部给陆怀中统一分配的,算是比较混乱,主要是为了适应流民们当下还倾向于共产的一种生活模式。

等房屋都兴建起来,大家的物资充足以后,这种模式自然而然地就会瓦解,所以她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册子里的内容她反复斟酌,也跟顾迟秋讨论过,再听一听实际管理的陆怀中的意见,应该就能定稿了。

如孟时所想,第一季的工钱是平均分配,大伙儿喜悦的同时,不免有做得多的人隐隐感到不公平。

几日后,重新登记信息,职分与工钱重新安排,还有一系列明确的规矩与赏罚制度一出,那些隐隐的不平很快消散。

大家干劲十足地望着那一系列阶段奖励划分,上面写得非常清楚,只要满足了某些条件,他们就能在每季收获后获得一定金额的奖励,最基础的例如当季全勤奖、产量奖金等。

当季全勤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季辣椒播种到收获的时间内,每天都满足出勤时间,这对日日劳作的农户来讲不难,只要他们勤快一点,这个全勤奖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而产量奖金就比较有技术含量了,主要看他们负责的片区的产量,到某个数量,就能多拿一部分奖励,有趣的是,相邻片区的产量高,周围的人也能分得少量奖励,若整片辣椒地的产量突破某个数字,所有的农户还能获得奖励。

每一项奖励的数字都不算夸张,但加在一起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加上工钱和全勤奖,粗略算一算,这样比他们以前在家耕种多上五至八成。

更不用说,东家还承诺了,就算遇上灾年,其他奖金泡汤,每个月的工钱却是会实打实发放的。

这又给了他们一层保障。

工人们三三两两讨论着这份奖罚措施,一些在种辣椒上颇有心得的人还主动开始分享自己的诀窍,毕竟相邻片区和整体辣椒地的产量提高,他们都有奖励可拿,也就不需要再藏私了。

谷仓居住地上一派其乐融融,陆怀中却是有些忧心。

这份措施下来后,他被孟时明确提升为了管事,这里所有的工人都在他的管辖之下。

上一季种植期间,他也是管事,但他同样也下地劳作,跟其他工人本质上的区别不大,可现在他升职了,明确成为了大家的上司,这让他有些不适应。

说到底,他们是一个村子出来的,一起经历了几个月的流民生涯,陆怀中打心底里把所有人当成家人一般的存在,他很难狠下心来严格地管理他们。

幸好孟时还派了蔡阿蛮辅助他,同时管理辣椒地及相关事务的账目,这让陆怀中的压力稍稍缓解了一些。

谷仓一派喜气洋洋地同时,官道上吴汐的毛血旺小摊也日渐兴隆。

“老板娘,您这毛血旺我日日都念着,不吃一碗就馋得慌啊!”

“一碗大号毛血旺!”

不仅官道上途径的路人,有不少周围村子和西家镇上的人都会特地到她的小摊子上吃毛血旺。

现在,她已经是这附近所有鸭农最大的主顾,每天都要消耗掉大量地鸭血。

而血旺底下的配菜也被她不断开发,从一开始单一的豆芽,发展出了十几种她认为合适,顾客们也喜欢的配菜,她会根据菜农手上菜的品质决定用哪种配菜。

“今天配得莴笋呀?我喜欢,给我来碗大的。”

“吴婶子,我带我家孩子来吃了,要两碗大的,多给我点面饼子吧。”

“哟这是你家孩子吧?长得真俊,真能干。”

吴汐的有一儿一女,哥哥十二岁了,妹妹刚满四岁,她开始摆摊后,哥哥一直跟在她身边帮忙,妹妹因为想妈妈,后来也每天跟着来摊子上了。

起初吴汐还担心小女儿不适应,没想到小孩不仅很快适应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还能在忙碌的时候帮她和哥哥收空碗碟,不哭也不闹,只会在她空闲的时候小声问她,能不能买一颗糖吃。

吴汐听得心都化了,她现在手上宽裕起来,自然要满足女儿小小的要求,给了她和哥哥几个铜板,让他们到周围摊子上去买自己喜欢的吃食。

吴汐的儿子女儿最期待的就是每天空闲时的小零食,他们每天都商量着买点不一样东西尝一尝,现在这样的生活比以前在河北道的时候不知道开心了多少。

黄昏时分,吴汐带着两个孩子收拾好摊车准备走。

茶摊上帮忙的崔小七却跑到了跟前,他今年刚满十六,是崔家最小的儿子,此时黄昏的光照在他刚忙完还通红的脸上,少年独有的羞涩和健朗,让吴汐忍不住多瞧了一眼。

“我来帮你吧汐姐,我力气大。”崔小七不等同意,主动推起摊车,往吴汐居住的谷仓而去。

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吴汐拒绝过,但崔小七总能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出现,加上两个孩子跟他相处得也不错,渐渐得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她时常给崔小七和崔老头带些吃的,也算报答他们平日的照顾和帮助。

第93章 瓜瓜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