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钱直播,在线吃瓜(75)

作者:译之 阅读记录

她得买地了。

“你们小瓦村还有空的耕地吗?”孟时问蔡阿蛮。

蔡阿蛮给孟时倒了杯顾迟秋指定的热糖水,放下卷起的衣袖道:“没有了。”

翠县这里的耕地一直缺,地价也不便宜。

“嫂子,我能问你一件事吗?”蔡阿蛮搬了个小板凳坐到她身边。

“什么?”孟时在想地的事,不大在意地问道。

蔡阿蛮望了望顾迟秋的方向,眼神游走,有些虚地观察孟时道:“嫂子,你说顾大哥有没有可能……我是说可能……”

“什么可能?”

“就是……教……那个,教书……的可能。”蔡阿蛮扭捏道。

孟时错愕了一下,才转过弯来:“你想学?”

蔡阿蛮脸上一红,缩了缩脖子:“我,我那就是瞎想想,嫂子别在意。”

说着,他又卷起袖子,摊子已经收了,但他可以再去打两桶水来。

“诶你等等。”孟时拉住蔡阿蛮,“回来,坐好。”

蔡阿蛮乖乖坐下。

“你想读书?”孟时很认真地问道。

“嗯。”蔡阿蛮拘谨地点头,把头埋了下去。

顾迟秋和孟时对他们好,让他们喊着大哥大嫂,好像是兄弟一般,但是蔡阿蛮心里时刻都记着,他是顾氏夫妇买回来的。

帮主人家干活是他的天职,人家给他吃饱穿暖,不打不骂,已经是前世修来的福气了,怎可再妄想读书识字?

可是孟三郎的事情给他的触动很大。

他忍不住想,如果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孩子,他有功名,那不论家里如何,他都不可能被卖掉。

维持自由身,掌握自己的命运。

以前他不懂,现在懂了。

蔡阿蛮垂下眼睑,地上的蚂蚁列成队,从他的鞋边爬过。

也已经没有机会了。

“去问他吧。”孟时道。

“什么?”蔡阿蛮茫然,顺着孟时的眼光看过去。

“只要他同意,你就能跟着他读书。”孟时道,“但要做好准备,迟秋是个很严厉的人。”

第61章 瓜瓜瓜瓜瓜瓜瓜

孟二郎的事情很快也在周边几个村子传开, 孟大娘得知家里发生了这么大变故,霜降这天匆匆回了趟娘家。

还没进院子,就听见孟二郎的□□声远远传来。

“诶哟, 诶哟。”孟二郎一瘸一拐地从屋里出来,见到孟大娘,如一颗圆得极不规整的球,狼狈地滚了过来。

“你怎么了?”孟大娘皱眉。

孟二郎挤出两滴眼泪:“阿姐, 你快去劝劝爹,我这一天天的下地干活,不是手破了就是脚崴了, 实在撑不住, 还是让我在家读书吧。”

几天时间,孟二郎明显黑了一圈。

最近正是冬小麦播种的时节, 地里活不少, 孟二郎日日被孟老爹逼着去干活,天不亮就被轰出门,天黑了才准回来。

孟老爹深知自己的二儿子的德行,时不时出去遛个弯, 监督孟二郎干活。

孟二郎在老爹的严密监视下,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好不容易长姐回门, 他第一时间跑来哭诉。

“三郎呢?”孟大娘问。

“书塾读书呢!”孟二郎没好气道,往地上一坐。

孟大娘还要问,孟老爹已经挥着竹杖出来, 大声喝骂孟二郎,把他赶去地里了。

赶走儿子, 孟老爹面色稍霁,对唯一按照自己意愿出嫁的大女儿道:“怎么又回来了?三天两头往娘家跑,什么样子。”

他嘴上责怪,面上却并不严厉,把孟大娘领进了屋。

“弟妹们呢?”孟大娘问孟老爹。

“你三弟妹在屋里呢。”孟老爹道。

孟大娘瞅了眼东屋,三郎刚满周岁的儿子在孟三嫂的搀扶下正摇摇晃晃地往外走。

她又转头看西屋,孟二嫂对她两个孩子骂骂咧咧,端着一大盆脏衣服,似是要去洗。

这情景倒是稀奇。

想来往日,去地里干活的肯定是三郎不是二郎,洗衣服的也是三弟妹而不是二弟妹。

看来这些日子的传闻是真的,孟三郎一家翻身了,活都给扔到了二郎头上,而家里仅剩的一份束脩被也三郎拿了去。

孟大娘之所以要来看看,是她想不明白一点——她那个老实头三弟和他媳妇是怎么打败那个浑身都是心眼子的二弟妹和暴躁鲁莽的二弟的?

一直到吃过午饭,孟大娘才逮到机会,私下里问了孟二嫂。

孟二嫂憋屈数日,终于逮到机会,大吐苦水,把之前发生的事情都跟孟大娘说了。

孟大娘饶有兴趣地听完,有些惊讶。

根据孟二嫂的话,老爹态度转变是孟三嫂去过正屋以后,但孟大娘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前一日孟三嫂也去了孟四娘的家,且较晚才回来。

家里这一场闹剧怕是跟孟四娘也不无关系。

“大姐姐,不是我说嘴,如今爹娘把家里的大权都交给了三弟妹,但她哪里是管家的料子?还没两日呢,五妹妹竟然说要去镇子上做工,三弟妹也不知道说了什么,竟然哄得爹娘同意了。一个还没嫁人的姑娘家哪能这样抛头露面?三弟妹这哪里是帮忙,这根本就是在把五妹妹往火坑里引。”孟二嫂道。

孟大娘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进门许久,还没见过孟五娘呢。

她是个藏不住的脾气,当下就冲去了孟三嫂跟前。

孟三嫂从地窖里起了一小坛子酸白菜出来,见了气势汹汹的孟大娘,她浅笑融融道:“大姐姐难得回西家村一趟,不如跟我一起去看看四妹妹吧。”

孟三嫂抱着酸菜坛子,小豆丁一样的儿子抓着她衣角,孕肚虽然还不显,但怀孕初期食欲不振让孟三嫂清瘦不少。

孟大娘原是有一肚子话要骂,却生生刹住了车。

既然孟四娘跟这件事情也有关系,那就去瞧瞧吧。

孟大娘瞧了眼孟三嫂手上小小的坛子道:“这么一点子东西,哪里送得出手?我带了几大坛腌菜回来,拿一坛给四妹妹吧。”

很快就要立冬了,许多人家都在忙着买盐、买糖,腌白菜、腌萝卜、腌山野菜。

孟大娘指挥跟着回来的小丫头和老妈子把马车上的腌菜一坛一坛往下卸,引得周围的邻居纷纷侧目。

虽说家家户户多少都会准备一些,但糖和盐都是金贵的东西,少不得得节省着用,每家每户能腌个一小坛就很好了。

如果能腌上两三坛,就足够在食物匮乏的冬日向邻居们显摆了。

孟大娘的马车上足足卸下三大坛,每个坛子都有孟三嫂怀里那个五六倍大,把门外的邻居们看得眼睛都直了。

孟大娘非常享受那些艳羡和嫉妒的视线,对下人们的语气又多了几分颐指气使来。

等东西卸好,她让孟三嫂上车,自己则又吩咐了几句。

很快,马车在周围羡慕的目光中驶离孟家小院,后头跟着一个小丫头和一个老妈子,往孟时家的方向而去。

*

“种子”的大门打开后,孟时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在数以亿计的种子目录里筛选出了三种蔬菜试手。

顾迟秋没有问她种子是从哪里来的,二话不说调整了小院子的布局,在正屋后头专门弄出了一块小菜地。

菜地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平方左右,不大,但足够种一些快熟、耐寒,供自家吃的冬季蔬菜了。

霜降这日,孟时开着直播,小心地将一小把樱桃萝卜放进微凉的水中浸透。

她一共换了三种种子,分别是小叶茼蒿、速生型小白菜和樱桃萝卜。

这三种蔬菜原本就比较耐寒,而系统提供的种子经过特别培育,能在十度到零下二十度的极低温中成长,生长周期也非常短,最快的速生型白菜只需要十八天,最久的小叶茼蒿也只需要一个月。

如此一来,整个冬天他们可以收获好几茬,蔬菜就不愁了。

樱桃萝卜的种子刚浸透,弹幕提醒,有一辆马车正在接近孟时的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