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钱直播,在线吃瓜(97)

作者:译之 阅读记录

自己辛苦创建的事业,只因长辈一句话就要让给别人,换成孟时也不可能接受。

“还是老太太深谋远虑。我们裕家往后都是小少爷的,如今这摊子事让他练练手也好,我会从旁辅助,老太太尽管放心。”裕二娘子颇为得意地笑道。

“哦?你从旁辅助?”裕引璋嘲讽一笑,挺直了腰背,“二妹妹要如何辅助?冬菜有些什么品种?出货量多大?这周遭道县的权贵皆来争抢,要如何顶住压力,安抚各方?农事时有意外,出了问题怎么解决?你能低下你那高贵的头,挨家挨户上门赔礼吗?”

“哼,需要上门赔礼说明你能力不足,我可不会犯这种错。”裕来璋不服气道。

“那我问你,如果山阳道、河北道和京城的五家权贵同时上门买菜,你的菜却只够三家的,你打算怎么办?”裕引璋问。

这是他们天天要遇到的事情,这些买冬菜的人家全都是不好得罪的,裕引璋为此费了不少心力。

“你们不是建立排队制度了嘛?”裕来璋道。

“难为你还知道,但你以为那伙权贵豪门都是会乖乖遵守规则之人?”裕引璋反问。

裕来璋脑中一片空白,裕家生意对外的联络要么由裕姥姥亲自出马,要么归裕引璋负责,她大部分时候都只管收取应分的利钱,并不参与实际管理。

“老太太,您还要将这笔生意给来璋做吗?”怼完妹妹,裕引璋又问母亲。

裕老太太不动声色,和蔼一笑道:“你妹妹年轻,经验少一些也是正常,你当姐姐的多教导指引,你的身体不好,冬菜一事不如放给她做,你也能趁机调养。”

有了裕老太太的支持,裕二娘子又来了劲:“母亲都发话了,姐姐就别再坚持了,反正这一切往后都是咱们鸣哥儿的,你说是不是?”

被点名的男孩子仍在一旁晃荡着双腿,他垂着眼不说话,与母亲截然不同的双眸如一条细缝,眼珠子黝黑,看不出在想什么。

“冬菜生意不会给你。”裕引璋却也丝毫不让,“我要为我的盟友与客人负责,不可能把这生意交给一对什么都不会,只会拿裕氏独苗说话的母子,你若想要,有本事就来抢。”

说罢,裕引璋冷嘲一笑,给孟时使了个眼色,走了。

孟时又看了对面的裕二娘子和裕孙少爷一眼,心里疑惑丛生。

“你放心,当初说好了是咱们合作,我会负责到底,不会让你难做的。”回到小院,裕引璋跟孟时道。

孟时跟她合作这段时间,对她的为人还是很有信心的,况且冬菜的生意本就是季节性的,年都过完了,这生意也差不多了。

倒是辣椒的事情她还没跟裕引璋提,这件事与她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裕引璋虽然生气,但出去走一遭回来气色倒好些了,孟时趁机将辣椒的事情跟她说了。

辣椒在这个世界还不存在,至少在中原和江南地区从未听说过,裕引璋听孟时讲起来,新奇间带着些茫然。

“我相信,辣椒以后会如同西域的胡椒一样,风靡世界。”孟时总结。

“如果要做这桩生意,你预计需要多少亩田地?”裕引璋问,她相信孟时的眼光,所以直接考虑起了整件事情在操作层面的可行性。

“最开始我的预估是三百亩。”孟时道。

裕引璋面色沉静,一旁的令娘子却将震惊写在了脸上。

以当前的亩产和山阳道的土地情况来看,普通人家一年的口粮约三十至五十亩,一般情况下一户人家能有两到三个壮劳力是比较理想的,如果要种植三百亩辣椒,大约需要一百多个青壮劳力。

裕氏的地上有佃户,但数量不多,她家的大头一直是翠矿收入,还有各地的铺面租金和营业收入,地里的收成主要管个吃喝罢了。

从现有的土地里分出三百亩种植小麦以外的作物必然会遭到裕家人的反对,同时,她几乎不可能抽调一百个以上的壮劳力专门耕种这片土地。

“我会考虑。”裕引璋道。

“就快立春了,等天气暖和些,大娘子去我那儿坐坐吧,我那儿试种了一些辣椒,我亲自下厨做给你吃。”孟时笑着道。

第80章 瓜瓜瓜瓜瓜瓜瓜瓜

立春当日, 最后一批小白菜采收结束,杨嫂子从蔡阿蛮处结完账,又拿到了足足六贯钱。

她的大儿子已经下聘, 吉日定在下月,二女儿的嫁妆也终于筹备得差不多了,只等这笔钱再给她定一套□□凤的被面,做几件鲜亮的新衣裳, 便可以风风光光地嫁人了。

杨嫂子捧着钱,既满足又失落。

满足的是她终于赚到钱,让两个孩子的亲事都有了十足的体面, 可是想起自家漏风的西屋, 嘎吱作响的老床,只有五岁的小儿子, 和可能在一两年内就到来的小孙子小孙女, 杨嫂子又开始发愁了。

用钱的地方多得数也数不清,刚办完一件又来一件,也不知道今年冬天孟四娘还会不会种冬菜,她定然要头一个跑去排队。

回去的路上, 经过顾家小院, 一阵陌生的气味传来。

这气味初闻有点呛人,杨嫂子忍不住咳了两声, 可捏捏鼻子再闻, 却又勾人得紧。

鬼使神差的,她脚下一转,靠近了顾家的大门。

顾家门旁停了一辆宽大的马车, 新漆的大门敞开着,里头有噼啪的柴火声传来, 似乎是在做饭。

“杨嫂子,你来找我师母吗?”阮二蛋挑着两桶水回来,热情道,“快进来吧,今天师母亲自下厨呢,做的东西我见都没见过。”

阮二蛋热情地把杨嫂子拉进了门。

杨嫂子站在门边,有些踌躇,她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顾家灶台上的东西太香了,有点忍不住想瞧瞧,可她总不能说自己赖在别人家门口不走是因为馋吧。

“你师母在做什么?”杨嫂子最终还是问了。

“毛血旺。”阮二蛋一边把水灌进大水缸,一边道,“就是鸭血,我清早去买的,可新鲜呢,还放了好多豆芽和豆腐,还有师母新种的辣椒!”

七天前,孟时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个花盆回来,在里面播了几粒籽。

一开始阮二蛋没在意,可他第二天练功的时候,那花盆竟然就冒出了新芽,到了第三天,又长出一大截,第五天开花,第七天果实就成熟了,那速度像变戏法一样。

阮二蛋还跟蔡阿蛮说,要是这玩意儿跟冬菜一样受欢迎就好了。

不过孟时告诉他们,这样的速度是特别的,不能大规模种。

“辣椒?是什么?”杨嫂子问,她又嗅了嗅,那有些呛鼻又有些香的味道难道就是所谓的辣椒?

“我也想知道呢。”

另一人款步从屋里走了出来,她披着一顶有雪白围脖的披风,捧着精致的鎏金手炉,浅笑盈盈。

杨嫂子犹豫了一瞬才道:“裕大娘子?”

她虽然在裕氏的地里种菜,可一应事宜都归孟时管,裕大娘子只来过一两次,还都在车里,只依稀见过侧影,要不是想起门外的车,杨嫂子可不敢认。

“您是杨嫂子吧?”裕引璋热络道,“听四娘说起过,这么多家人,就数你家种的菜最好。”

杨嫂子从头顶红到了脚跟,她还从来没被这么漂亮的人夸过呢,更别提她是裕大娘子,大家伙儿虽然没跟她说过话,但裕家的名声都是知道的。

此前翠矿的事情那样惨烈,好多人都去裕家门前闹,要是换作蛮横的,直接打死也是有的,但裕家不仅没有打那些人,还出钱请大夫、买药、安葬,对孤儿寡母更是多有补助,获得了翠县居民的一致好评。

“谢谢大娘子夸奖。”杨嫂子稍显木讷道,脸上还是红红的。

裕引璋笑笑,漂亮的眉眼微弯,调皮地对阮二蛋道:“你家师母到底忙完了没,这么神神秘秘的,也不肯透露一点给我听,我可要着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