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圈回粤省老家种田爆红了(10)

作者:大河东流 阅读记录

安筱筠点头,回自己房间拿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地形图。

先问:“妈你看我现在这状态,好吧?”

陶莲盈觉得她这问话有陷阱,但还是点头,“好。”

安筱筠再问:“我现在卖菜,赚的也可以,对吧?”

陶莲盈再点头,“对。”

二十一斤的生菜,这能不好吗?

普通人家的生菜只能买到两三块,他们这翻了多少倍呀?

安筱筠再问:“对呀,所以这种地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很好的选择,只是这么些土地不够用的,等把现在地上的菜收了,有一段空窗期没有收入,为了减少空窗期,我打算扩大规模,这样子就能挣更多钱,对不对?”

陶莲盈看向安广川,又看一下陶致昊,迟疑的回答:“……这话是没错。”

安筱筠:“这扩大规模自然就是扩大土地面积,我们家的地基本都种上了,还是不够,好在我们村还有不少土地闲置,所以我们可以承包村里面的闲置土地,这样子土地的问题就解决了,既然都已经承包了,我们也不是只能种种蔬菜,我们还可以种果树养殖,走立体发展的道路,增强收益渠道数量,扩大抗风险能力,对不对?”

安广川是听明白了:“你要包地是吧,你打算承包多少?”

这地他们家确实不够,只是……他提醒女儿:“你爷爷奶奶那里也有地,也有山。”

安筱筠摇头:“爷爷奶奶名下的先放着。”

他爷爷奶奶名下的地容易起纠纷,安筱筠不乐意动,他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以后她做起来了,有人来闹,她懒得应付。

其他的还好说,但是她大伯要是见着有机会,是一定不会错过的,到时候闹起来她是无所谓,但爷爷奶奶,还有她爸难免要生气伤心。

安广川明白了她的意思,沉默了会,不得不承认女儿想的周到,他又问:“那你要承包多少?”

一边问,他一边在脑内飞快的算了一下账上的钱,出院后女儿给他转了五十万,他当时手里还剩下近二十万,然后他把借的钱还了,手里还剩下三十万左右,买了一辆车十万,剩二十万,然后他账上的钱就没有动过了,不管是买种子、营养液,还是买围栏、鸡崽、二手货车,都是女儿出的钱。

安广川也没问女儿手上还有多少存款,现在看她要包山,估摸着手里还是有些钱的。

安筱筠展开地图,这是他们村的地形图,被她用铅笔在上面画了不少标记。

安筱筠的手在一座小山头上点了点:“这是我们后山,我们家在这里,后面还连着别的山。”她在图纸上划了一个圈,把相邻的四座山给划到了一起。

这四座山有一座是村里荒废的果山,里面有不少桃子,不过后来因为这个桃子味道不好、卖不出去,就荒废了,现在里面草都有人高了,另外三座就是普通的山,时常有人去割草、找野果。

而在这几座山的中间还有一片旱地和一小部分水田。

看着安筱筠划出来的范围,陶致昊估算了一下,眉毛一跳,“这得有个七百多亩了,你要承包这么大的地方?还有,你想承包多少年?”

就算一亩地的成交均价在一百左右,这样的数量,承包年限高了,那金额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安筱筠:“最高承包年限是七十年,我要承包七十年。”

陶致昊倒抽一口凉气,“那你知道这要花多少钱吗?要四五百万!你有那么多钱吗?”

听到他这样说,安广川和陶莲盈怀疑自己没听清:“你说要多少万?”

他们家有这个数的零头吗?

然后就听到他们的女儿很轻松的开口了:“我有啊。”

紧接着,就是三人的异口同声,以及齐刷刷瞪圆的眼睛:“啊?!!”

在他们的震惊中,安筱筠解释了她的资金来源,这是她精心编织的理由:“最近的新闻你们看了没有?有个科技公司研发有了突破,加上政策优势,它的股价长了二三十倍,我的运气好,买的早,之前低谷的时候坚持没卖,现在享福了。”

安广川和陶莲盈不关注,当然不知道,陶致昊想了想,“是游材科技?”

安筱筠脸不红气不喘的点了头:“对,我现在账户上有四百多万。”

这笔钱可能一口气支付承包费还不够,但只要能分期,短时间内就够用了。

“我查过,这方面是有政策的,我这个也属于乡村振兴,所以到时候还能申请点补贴,政府也会有低息贷款。”

陶致昊慢慢的合上了可以吞鸭蛋的嘴巴,敬仰的看着表妹。

四百多万?

万万没想到,一个不注意,表妹就成百万富翁了,虽然说这个时代百万算不了什么,但对比一下自己,就让人不禁落泪了,他毕业三年,存款总额五万,这在同龄人中还算不错的了……

安广川和陶莲盈的目光有些发直,嘴巴也有些大舌头不听使唤:“四、四百多万!”

这是什么概念?

他们一辈子都没想过会有这么多钱!

陶莲盈伸出手,狠狠掐了一把大腿:“咦,不痛,我是不是在做梦?”

安广川倒抽一口凉气,龇牙咧嘴:“你当然不痛了,你掐的是我的大腿,我痛!”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1843622 50瓶;嗯怎么不算呢 10瓶;千斤小姐 1瓶;

比心心~

第8章 “地主”

陶致昊满腹震撼,但他还想再劝劝:“你真的想好了?你有没有想过你以后会不会后悔?娱乐圈光鲜亮丽的生活乡下是不会有的,你要是在若干年后后悔了,还想回去,但那时候年纪大了,乡下条件没那么好,自身条件也变差了怎么办?而且你现在的钱是不少,但如果要承包这么大的地,就算可以分期,但你要是想要把这地盘起来,你的投入远远不止四百万,就算贷款,如果产出不理想呢,你想过怎么办吗?”

他的学历也不差,回家乡这个县城考公务员也有不少人劝过他,他现在没有后悔,但他不敢说自己以后都不会后悔,尤其是看着同学们晒房晒车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他这问是问到安广川和陶莲盈心坎里去了。

四百多万是多,但够吗?

不够!

安筱筠给他们算了一笔账。

“现在我们种的菜,一天平均算七千吧,爸妈,你们也看到了,这连起来可以卖半个月,就这半个月,可以挣十万,没错吧。”

这七千是保守的算法,今天他们入账一万左右。

安广川和陶莲盈点头,是这样没错。

陶致昊张大了嘴巴,卖半个月的菜,十万?他一年的收入?!

安筱筠继续:“我也不算的太长远,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能种菜,但万一有什么意外呢,就假设以目前的情况我只能挣半年的钱,那就有六十万,有这些支撑,我包了地后,赚多少,投入多少,你们觉得可不可行?”

实际上,包了地之后,她一个月每天都能出货,就算一天只有五千块,一个月也有十五万,扣掉杂七杂八的支出,一个月十万保底,这还是保险估计,这段时间辛苦点,她的建设投入款就回来了。

至于地价部分,她的存款基本可以覆盖了,就算不能分期,有地在手,也不怕没有收入。

如果说之前想着回家种地是一种选择的话,在吃了自己种出来的菜后,这就成了刚需,她已经不想再吃普通蔬菜了,后期她连肉食也要换成自己养殖的。

安广川和陶莲盈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之后,都不再说什么异议了:“筱筱,我和你妈别的不会,种地还是没问题的,就算有个万一,有这些地在,也饿不死。”

陶致昊也不再劝了:“既然你已经下定了决心,那我先祝你一切顺利,办理手续方面,我帮你注意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