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圈回粤省老家种田爆红了(34)

作者:大河东流 阅读记录

说着,安咏丹想到了什么,笑出了声:“我跟你讲,其实我妈以前读书的时候也谈过恋爱,我外婆不小心说漏嘴了,我就知道了,我外婆让我保密,嘿嘿,我就只跟你说了。”

安筱筠忍笑:“好,我也会保密,谁都不说。”

安咏丹满足了:“好,姐,你找对象一定要找好看的,我有朋友,她和同桌偷偷在一起了,她同桌……”安咏丹的脸皱成了一团:“我知道以貌取人不好,但是他太邋遢了,身上还有一股味。”

安筱筠被她逗笑了,“这点是肯定的,注意卫生是必备条件。”

安咏丹:“那就对了,你想过你的理想型是什么吗,我想好了,要高高瘦瘦,成绩好,长得好,最好戴眼镜,斯斯文文的……”说着说着,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她睡着了。

听着她稳定的呼吸声,安筱筠的思维稍微扩散了一下。

理想型?

她倒不是什么坚定的单身主义,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宿舍也讨论过这个话题,当时她说她的理想型是个好人。

倒不是什么“好人卡”,她觉得这是她对象的必备条件。

心善。

当时宿舍的人都笑了,觉得她说了等于没说。

但这是安筱筠经常兼职,遇到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生出来的感悟。

去了修真界一趟之后,她的想法依旧没有改变,甚至更坚定了。

她还是喜欢好人,品性太重要了。

*

今年的除夕夜是年二十九,这也是安筱筠他们出货的最后一天,卖完这一日,他们就暂停营业,直到年初四再营业,所以今天下定的人比较多,量也比较大,在快递方面很多快递早就不接单了,不过顺枫快递还在营业,他们过年也不放假,所以安筱筠今天也照常给下单的客人发货,在给林嘉嘉发货的时候,她额外给加了不少东西进去。

他们父女两个都忙着,所以安广海他们想要看,是陶莲盈带着他们走走逛逛的。

工地上的工人前几天也回家过年了,要年初七才复工,所以安广海和林欣来看到的是暂停的工地:“这就是农庄吧,第一层还没建好。”

“钓鱼场已经挖好了?”

陶莲盈:“对,已经可以放水了,等过完年就抽水进来,边上的水泥房子也没建好,剩点尾巴。”

林欣好奇:“水泥房子?”

陶莲盈:“到时候开个小卖部卖点水泡面、鱼竿之类的,还有人在这里值班,也要有个屋子。”

他们还去看了围墙。

“围墙建好了?”

陶莲盈:“刚建好。”

安广海看着,感觉缺少了点什么:“是不是要买个监控放门口?”

这围墙把他二哥家的后山和其他四座山都围了起来,出口有好几个,现在铁门锁着,外面的人进不来。

陶莲盈笑了:“对,监控,等年初八就有人来安装。”

安广海点头:“有个监控,别管能拍到多少,对那些有意向的人就是个威慑。”

陶莲盈有些感慨:“是啊,就是这个道理。”

她一开始对女儿定那么多监控设备是不理解的,但是在看了女儿给她分享的那些给鱼塘下毒、给菜地下药的新闻后,陶莲盈就变成了赞同。

这些安咏丹不太懂,她对后山养的鸡感兴趣,一千多只鸡呢,她想象不出来这是什么场景。

要去看鸡当然没问题,不过……陶莲盈看了一下城里人的母女两:“山上有鸡屎,介意吗?味道也不好闻,要是受不了这些那就不要去了。”

林欣想了想,从包里掏出两个口罩:“这样味道就闻不到了。”

安咏丹:“要是不小心踩到了也没事,回来冲一冲鞋子就好了。”

安广海不用问,他当然是没问题的。

陶莲盈把早上收菜剩下的老菜梆子整理了一下:“老四,帮把手,把这个抬上山去。”这个是用来喂鸡的。

来到了山上,林欣和安咏丹发现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遍地鸡屎,陶莲盈:“这地方比较大,这些鸡是散养的,它们到处跑,分散开,路上看的话是不明显,往前走,到了喂鸡的地方,那块就多了。”

安广海看着这里稀稀拉拉的草地:“都是被鸡扒拉的吧。”

陶莲盈笑了:“是啊,要不是这些果树这么大,搞不好树根都会被刨出来。”

陶莲盈带着他们走到一个比较大的空地,边上有一间杂物间,还有一排低矮的鸡棚,这是给鸡过夜、遮风挡雨用的。

这里的鸡屎确实多,味道也大,陶莲盈习以为常,淡定的打开水龙头,冲了冲中间的水槽,把它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新水。

林欣和安咏丹就站在边上看着。

这里让她们无从下脚了。

安广海憋笑:“鸡是埋汰了点。”

安咏丹庆幸自己戴了口罩,左右张望:“怎么就这么几只鸡?”

这里的鸡只有几十只的样子。

陶莲盈:“别急啊。”

她在腰间拿出一把钥匙,打开杂物间的门,从里面拖出一麻袋稻谷。

安广海见了赶紧过去帮忙。

陶莲盈:“这袋是花生麸,也是喂鸡的。”

花生麸,就是用花生榨油出来的附带产物,闻起来很香,很多人会拿这个混其他东西喂鸡喂鱼。

像现在就是,把老菜叶子剁碎,混着花生麸、谷子、米糠一起搅拌均匀,这个时候附近的鸡早就迫不及待了,在陶莲盈驱赶不到的地方“哆哆哆”吃的欢快。

等弄好了,陶莲盈分开倒到大盆里,然后让林欣和安咏丹站到杂物房这边来,再用木棍敲响了一个铁皮桶。

“磅磅磅——”

这声音传了出去,然后下一秒,林欣和安咏丹都瞪大了眼睛。

鸡、从四面八方、包括树上飞过来的鸡——

它们就跟飞蛾扑火一般向这边飞奔而来,把林欣和安咏丹吓了一跳:这些鸡不会攻击人吧?

显然,她们多虑了,这些鸡眼里只有吃的。

这块平地,全都是低着头围着盆吃的半大小鸡。

安广海:“二嫂,不喂饲料?”

陶莲盈:“对啊,都是喂粮食的,这样长得慢,味道更好。”

林欣举着手机拍了一个视频,“二嫂,这些鸡以后下蛋在哪下?”

回答她的是安广海:“这些鸡不是养来下蛋的,就是用来吃肉的。”

安广海他也是农村长大的,上山下水,养鸡养猪,放牛放羊,他全都干过,看着这么多鸡,在心里算了一下:“那每天光是喂这些都要花不少钱。”

陶莲盈叹了一口气,“谁说不是呢,到时候这么多鸡还不知道筱筱要怎么卖呢?”

说是这样说,但陶莲盈心底是不担心卖不出去的,只是价格方面不好说而已,毕竟乡下的土鸡市场一直不错,虽然它价格比菜市场卖的饲料鸡贵好几倍,但只要吃过两者的,就知道它们的区别。

有些家里有产妇、病人的,还会特意到乡下老乡家里问谁有土鸡卖。

安广海每次回来都会从家里面带几只土鸡回去,在这边杀好冻好包装好,回去后立刻放急冻。

等他们下山,已经不早了,安玉荷也带着两个小的过来了。

这两个一个初中一个高中,平日里的空闲时间基本都被补习班占据了,很少到大柳村来。

现在来到,又有伴,气氛很快就热闹起来了。

林欣看着女儿和她表姐表哥们迅速打成一片,有点羡慕。

她是独生女,偶尔也会羡慕别人家有好的兄弟姐妹,一个人有的时候会觉得孤单,所以她一直鼓励女儿跟这边的兄弟姐妹联络,甚至女儿久没有联络他们的时候还会过问,就是希望她能把这关系处好。

她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堂亲表亲就是最亲的兄弟姐妹,不能真的把自己的日子过成独狼。

他们当父母的,总是要先女儿离开的。

或许她以后会结婚生子,会有新的家人,但娘家人是不可替代的,要是女儿不打算结婚,上了年纪之后更容易品味到什么叫孤独,到时候有交好的亲戚在,在社会中就多了一个锚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