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圈回粤省老家种田爆红了(60)

作者:大河东流 阅读记录

而且她还是很好奇这鱼“不一般”的地方在哪,所以她还是掏钱买下来了,带回了农庄,让厨房帮她加工。

当这条鱼被加工成雪白的鲫鱼豆腐汤端上餐桌,尝了一口后,郑晓芝:“!!!”

这鱼二十块一斤?!

二十块钱花的太值了!

她招来了服务生,询问菜单上有没有钓鱼场的鱼。

服务生:“不好意思,我们目前只有普通养殖鱼提供。”

也就是说,她想要再吃到这精品鱼,还得去钓鱼场。

郑晓芝:“……”老板挺会饥饿营销啊,可恶,还真有效!

她本来就在消磨时间,去钓鱼场还能有额外收获。

两相对比,去了!

第二天,钓鱼场的人依旧不多,这点郑晓芝还是满意的,不拥挤,她可以挑位置,只是她没想到,居然有人可以在四小时内钓上五条鱼!

形成了鲜明对比的,就是她的桶水清无鱼。

郑晓芝百思不得其解,她打窝用的鱼饵那么多,还换了不同的位置,居然一条鱼都没钓上来?

纳闷的不止她一个,但只有她一个厚着脸皮上去询问大爷原因,但大爷并不愿意告诉她,只打哈哈:“我技术好啊!我会看鱼口!”

不愿意说也正常,郑晓芝转而问了第二个问题:“大爷,你钓上来这么些鱼,吃不完吧,转卖几条给我行吗?”

大爷一脸戒备:“那不行!”他把水桶往自己身后放:“小姑娘,我也是识货的,我跟你讲,我在老板刚开始卖菜的时候就加群了。”他是最早的老客户,没有之一!他知道老板出品,必是精品,哪怕这鱼还没吃到嘴里,也知道绝对不是市面上的那些。

她家的东西贵,却都物有所值。

说到这里,大爷还有些骄傲:“那时候老板刚开始种菜,没打开市场,专门运到我们小区门口去卖呢,也就是她的菜好,不然这个价肯定卖不出去。”

郑晓芝顺着往下说:“现在呢?”

大爷摇了摇头:“现在要看手速咯。”

不仅仅是买菜要看手速,就是买鱼饵,也是一样的,他今天用的,就是好不容易才抢到的。

郑晓芝还想再问,大爷却不愿意说了,他才不会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小姑娘,我要继续钓鱼了,你也加把劲,我看好你!”

郑晓芝:“……”

她就不信了,她找不到钓鱼的诀窍!

于是她成了钓鱼场的常驻嘉宾。

空军成了她的日常。

有的时候,那鱼成群结队的在她面前晃悠,好像她伸手一捞,就能把鱼网入兜中。

这是挑衅,赤裸裸的挑衅!

郑晓芝本来都准备打退堂鼓了,结果被气的换了各种鱼竿、鱼饵,位置也挨个换了一遍,可惜,她的渔获仍旧只有第一回 那一条鲫鱼。

陶莲盈:“……”

她看的都有些不忍心了,这姑娘钱没少花,只是成果感人,或许有人会怀疑他们做了什么手脚,但真没有,是她家的鱼嘴挑,而且这姑娘又缺了点运气,这才导致了如今的结果。

所以某一天,陶莲盈给了这位常客一包鱼饵:“这个鱼饵好,你要不试试这个啊。”

郑晓芝接过来一看,这个手感和味道好像是她第一回 来的时候送的赠品?!

这时候,她恍然大悟,她这段时间用的鱼饵是真的不对啊!

换了新鱼饵后,收获不多,只有两条,但也不少了,又可以喝到能把舌头吞下去的鲫鱼豆腐汤了,另外一条要不来个清蒸?

红烧好像也不错,不不不,还是清蒸吧,最能体现鱼的鲜味……

郑晓芝兴奋,旁观的陶莲盈也松了一口气。

一天天看她空军,又花了那么多钱,她这个外人看着都心疼。

不过连着这么几天下来,陶莲盈也算是安下心了。

开业前三天大部分都是用赠送的体验券换来的客人,从第四天起,自费的客人就越来越多了,虽然总数量也没太多,顶天了就二十来人,但一人最少消费三百,每天最少也有三千保底,而且还有些不少人四小时不够,会继续留下来钓鱼,这样每天的营业额就看得过去了,而且他们才开业没多久,人数是在波动上升的,口碑也不错,还有些人来了一次,后面会带朋友来。

就算这些人很多都是熟客,但熟客怎么了,熟客只是识货。

看他们开来的车,或许不是什么几百几千万的豪车,却也不差,说明了他们的经济实力。

这就可以了。

而且人少确实跟女儿说的那样好管理,哪位客人有需要了,他们能及时发现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就是他们的渔获看着可怜,只有那些用了他们家的鱼饵的客人收获能看的过去,不过这似乎并没有怎么影响生意,反而有不少客人不信邪,继续换着法的挑战。

看着这情况,陶莲盈也只能感慨:有钱人真多啊!

刚感慨完,安筱筠看着钓鱼场这边逐渐上了正轨,就开始安排出海了。

“妈,你不想出海钓鱼?”

“爸,你不是也对赶海感兴趣吗?”

然后又问了放暑假的堂妹安咏丹。

安咏丹兴奋:“我也要去!姐姐,加我一个,我有时间!”她的暑假被各种兴趣班、补课填充的满满的,但她爸妈到底不是魔鬼,还是给了她自由放松的时间的。

陶致昊知道了,也报了名:“算我一个,我有假!”

安筱筠手一挥:“来!”

她通过林嘉嘉的介绍,和刘船长联系上了,在参考了大家的时间和天气之后,约定了出海的日子。

“刘船长十几岁开始出海,现在快五十岁了,出海经验丰富,知道哪里有鱼,哪里适合赶海,这回就由他来安排我们的出海之旅,周五早上出发,周日回来。”

安筱筠计划的好好的,这一次出海既是带爸妈出去玩放松一下,也是想好好直播吸粉,她现在粉丝数已经三十多万了,这回出去,估计回来就能破五十万。

不过规划好的事情往往容易发生变化,在周五周六确实如计划的那般。

周五早上出发上船,开了一个多小时后到达第一个钓点,没有鱼口,又开了一个多小时换第二个钓点,在这里陶莲盈钓上了一条三十八斤多重的石斑鱼,她差点就被这条大石斑给拉进水里,好在有安筱筠及时出来帮忙,一番拉扯后成功把鱼拉上了船,让手酸脚软的陶莲盈笑的合不拢嘴。

“快给我拍照,拍多几张,再给我录个视频,我要发群里,还要发朋友圈!”

除了她之外,其他人也各有收获,安广川钓上来最重的是一条十多斤重的鳗鱼,陶致昊钓上来一条二十斤左右的海鲢,安咏丹钓上来一条五斤多的剥皮鱼。他们的收获都比不上陶莲盈,但高兴一点没少,不管钓上来什么鱼,都是一阵欢呼。

到了下午,他们到了一个海岛,在这里赶海,各种贝类螃蟹捉了两大桶,晚上就是海鲜烧烤、篝火宴,再加上自己带来的烟花,笑声就没停过。

周六的节目是在浅水区潜水,各种装备齐全。

这海岛附近有一大片珊瑚礁,水不深,船也无法在这里行驶,容易触礁,但很适合潜水找各种贝壳,是船长手里最受客人欢迎的地点之一。

安广川还兴致勃勃的拿着鱼叉想要叉鱼,可惜全都没中,不过也不是全无收获,他找到了一只八爪鱼,在经过求教后,花费了半小时,用钩子和匕首成功把这只大八爪收入囊中。

在这片浅海,陶致昊和安咏丹也玩疯了,他们都去过海边,但还真没玩过这样的项目。

他们捡到了一小堆海胆,六个奇形怪状的海星,陶莲盈还在捡一只大水字螺的时候捡到了一只金戒指,也不知道是哪一位船长的客人丢失的。

安筱筠也没闲着,她在出发之前特意买了设备,所以她穿着潜水服,在另一边的深海区深潜,带着直播间的大家一起看海底的风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