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圈回粤省老家种田爆红了(68)

作者:大河东流 阅读记录

看到这红红的果子,安咏丹感觉嘴巴里已经吃到了那酸甜的滋味,口齿生津。

“这李子一吃起来很容易上头,停不下来。”

停不下来的结果就是牙软了。

林特助:“好像没看到你卖李子。”

安筱筠:“就这么两颗,留着自己吃,想吃自己摘。”

闻昭第一个上前。

他爱吃李子。

这很不霸总。

但不影响他继续爱。

当安筱筠把依依不舍的安咏丹送上飞机,就接到了村长的电话。

“筱筱,你什么时候有空,我和你谈谈菜苗的事。”

安筱筠:“我现在在县里,马上回去,你在大队吗,我过去找你。”

“好,我在会议室等你。”

经过村长的一番思考,和其他人的商议,最后定了一个章程,来看安筱筠的意思。

那就是安筱筠和村里签合同,村里再和其他想要加入的村民签合同,这样安筱筠可以不用和那么多人打交道,省心省力。

而村里,也可以按照加入村民的土地安排菜苗的量和品种,不然之后一窝蜂的种植同一种菜,既容易打架,也会拉低市场价,伤大家的荷包。

而他们村子之外的人,安筱筠可以授权村里委办,也可以越过村里直接交易,比如安筱筠两个舅舅家。

得到了安筱筠的准话,村长踌躇满志,挨家挨户通知人开村民大会。

这可是他们村的大事,就算有人不感兴趣,也必须得知道。

这一通知,大柳村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安常善第一时间就答应了加入。

“我肯定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他已经尝过甜头了,只是因为多出来的苗少,他种的不多,如果可以大量种植,这收入不会比他上班差!

他家的地现在大约有一半是荒着的,只有离家近、方便打理的地整理了出来,种些自家吃的水稻、菜,养些家禽,然后定期把家禽卖掉挣一笔。

这要是能种良品蔬菜,他就不种水稻了,都用来种菜。

跟他有一样选择的人很多,这些人家里要么有人在安筱筠家上班,要么就是在她家做过临时工,收过送来的菜苗,知道这里的差别。

干别的他们可能不行,种菜?那简单啊!

而且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重活干不了,种菜、养鸡那是直到闭眼才会停止的。

这样做不仅能自给自足,多多少少还能挣点,能给桌上添个菜,也能给孩子补贴点。

现在有机会挣更多,那肯定要加入。

有的直接就打电话叫自家孩子回来了。

他们要想种多点,只凭他们老的是不行的,劳动力不够,村里不会答应卖那么多菜苗给他们。

接到家里老人电话的中年人大多选择了回乡,就算不答应也得回去了解清楚,如果是真的,收入也可观,回家种菜也不是不行。

年轻一辈愿意回家种菜的人不多,他们还怕家里老人被骗了,在得知是村干部组织的,而且菜苗还可以选择跟村里赊,卖出后再按照一定比例还款,这才安心了许多。

“想做就做吧。”

所以加入的人真不少,不过第一批申请菜苗的数量都不算很多,而且特意回乡种菜的人也少,他们大都选择在必要的时候请假回家帮忙,或者请别的亲朋来帮忙,自己的工作一时半会的还不愿意丢下,除非等真的吃到了甜头,才愿意辞职回去。

这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数量少在村长和安筱筠的意料之中。

不过这里也有量大的,那就是唯一一个“外来户”。

闻昭跟村里一些人签了长期合同,还承包了安筱筠附近的山头。

他发现了机会,然后及时下手了。

哪怕投资失败也不要紧,他不是没有失败过,但闻昭有预感,这会是他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在这点上,安筱筠和村长说了,让他心里有数。他们村的土地价值以后肯定会升高的,随着时间流逝,以后还会变成一个出了名的“风水宝地”。

要是现在把地都承包了出去,那就有点亏了,全捂着也不好,有别人来他们这里,那肯定是要投资的,他们村能吃到好处,所以要把握这其中的分寸。

村长被她这一番话说的失眠了好几天,然后憋不住的问她:“筱筱啊,你给我多少透露点吧,以后我们村会怎么样啊?”

安筱筠:“也没什么,就是我种的菜好吃,我附近种的菜也会好吃,好吃,也养人。”

村长:“!!!”

重点,是后面那句话吧?

养人,是适合疗养吗?

还是适合放松散心啊?

可以,接下来不管他怎么问,安筱筠都不往下说了。

*

现在定下来了,安筱筠苗还没出,他们的地也没有整理好,等他们地弄好了,安筱筠的苗也可以出了。

这时候家里的别墅已经建好了,装修大部分也完成,只剩下一些软装部分还没解决。

他们不急着入住,就放着慢慢来,本来也需要一段时间散味。

而在别墅后方的培育基地已经使用中了。

培育基地乍一看是一个大玻璃房,但实际上包含了后方一大片平整的土地。

这里的设备让安广川和陶莲盈看了觉得有些浪费。

玻璃房里的东西他们大多不懂,就不评论了,这地里怎么还埋这么多管子、这么多喷头呢?

有那需要了,接个水龙头,接个水管,浇水什么的也很方便啊,还要花那么多钱买这些。

不过他们也就是嘴上念叨念叨,一点阻止的意思都没有,每天不来这边看看都觉得不舒服。

现在种子大部分都在这边育苗了,既有他们用的部分,也有要卖给村里的部分。

因为这件事,陶致昊每天过来帮忙。

不是他想来,而是他爸妈逼着他来:“你下班后这么有空,去你姑姑家帮点忙怎么了?你也没少吃你姑姑的东西。”

“你叔叔家弟弟妹妹还在上学,只有你有空。”

他们本身自己也是空了就过去帮忙。

本来妹妹说是把菜苗送给他们的,但他们兄弟两个商量好了,肯定是要花钱买的,怎么能白要妹妹的东西。

“我们也和那个赵老板谈过了,只要保证质量,我们种菜不会亏的。”

是要给钱,但是妹妹的这份情得要记着。

陶致昊被爸妈说的也不好意思了,下班后就骑着自己的小电驴去大柳村。

陶莲盈看他来了,就拉着他一起在钓鱼场干活:“来钓鱼啊,看到有谁要东西了,帮忙给送过去就成。”

很轻松的。

地里的活?那些都有人呢,不用他去干。

所以说是来帮忙,陶致昊钓鱼的技术提高了不少,而且每天晚上在这里吃,体重还上涨了两斤。

他:“……”这样不行!他果断跟到了安筱筠身后:“你做什么,我给你打下手吧。”

他五点半下班,来到差不多六点,一般他们家吃晚饭是七点,直接叫人从农庄送餐,这个点安广川在农庄,陶莲盈在钓鱼场,安筱筠在地里。

陶致昊纳闷:“你老是在地里,做什么呢?”那些活不是都请了人吗。

安筱筠:“说正式点是巡察,说懒散点就是散步,你怎么想都可以。”

陶致昊:“……你这习惯很老农啊。”

他爷爷奶奶以前还在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闲不住,一有空就去地头,要么拔草,要么施肥,就算没事干,也要去溜达几圈,看看长势。

他跟在身后,看着她先是看了地里番茄的挂果情况,定下明天的网店出售量。

他不由好奇:“你每次这样预估的数量准吗?”

安筱筠:“差不了多少。”

然后安筱筠又去了蘑菇房,看了里面蘑菇的长势。

陶致昊:“长这么大了,应该可以收了吧?”

安筱筠:“再过两三天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