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前夫的家养狗(106)

作者:一七令 阅读记录

楚老夫人一时无言。

她这孙儿,确实是没有话说。性子沉稳,为人可靠,只除了茵儿这件事上与她分歧实在太大。楚老夫人一时拿捏不好楚慎到底是怎么想的。

楚慎又道:“我是茵儿的表哥,自小看着她长大,祖母您放心,若是那小大夫当真不中用,我也不会让他跟茵儿再有任何交集。”

楚老夫人凝视楚慎良久。

“罢了。”楚老夫人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你多费些心吧,她好歹是你表妹,我也只给他们一年的时间。”

楚慎知道,这已经是祖母最大的让步了。

“祖母放心。”他保证道。

说完了韩茵的事,楚老夫人又睨了孙子一眼,没准备这么简单就放他走:“茵儿的事暂且不提,你的呢?”

楚慎只当做听不懂。

楚老夫人拍了桌子:“少给我装傻充愣。”

“祖母……”楚慎无奈地唤了一句。

楚老夫人道:“我都还没有说什么,你倒是先不耐烦起来了。”

她是真担心楚慎的婚事,担心到楚老夫人头一次在孙子跟前服了软,说得颇为无力:“倘若那丫头真的能醒得来,你要娶便娶了吧。”

第70章 约定

“您说什么?”楚慎惊讶的看着是自家祖母, 完全没有想到她能说出这样的话。

楚老夫人说完便有些后悔了,立刻道:“当我没说就是了。”

她也并不是真心想认这个孙媳妇的。

若是有别的人选,楚老夫人开心还来不及呢。便是之前的沈锦, 那也要比沈元娘好啊, 起码沈家丫头不会明目张胆地顶撞长辈,也不至于一气之下就休了夫君。

楚慎一下子便轻松了起来:“多谢祖母。”

他说得再真挚不过。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毕竟上辈子哪怕元娘再次进了卫国公府的门,祖母同元娘也没有丝毫的缓和的迹象。这辈子,已经比上辈子好太多了,任何意义上来说。

楚老夫人看着孙子高兴的模样,但是觉得自己答应的太早了:“我不过随口说一句, 你可别当真。”

好不容易磨了祖母这么久,让祖母松了口, 楚慎自然是要再接再厉的:“祖母都说了,孙儿怎么可能不当真呢?祖母您放心, 除了元娘, 孙儿谁都不会娶。”

“滚滚滚!”楚老夫人还是头一次对着孙子发火,不发火都不行,这话听着太招人生气了, “赶紧出去, 懒得再跟你说话!”

目的达成,楚慎也没有再多逗留。

出了屋子,楚慎便看到乖乖在外头等着的沈元娘。

沈元娘被秦嬷嬷严防死守, 有些被气到了,所以这会儿怏怏不乐地趴在地上, 只两只短短地后腿不时地晃悠两下。

秦嬷嬷只觉得这狗讨人嫌,死赖着不走;可在楚慎看来, 这便是天真无邪,惹人怜爱了。

他走过去将沈元娘抱了起来,心情是从未有过的轻松,挨着沈元娘小声道:“元娘,祖母答应了。”

嗯?沈元娘听得迷迷糊糊,楚老夫人答应什么了?

只是楚慎尤在欢喜中,并未给她解答。

几个宫女的事情是解决了,不过沈元娘对所谓赐婚的事情还是不太放心。

回去之后,她又百般叮嘱楚慎,让他一定要离那沈锦远远的。

虽然两个人同一个姓,可沈元娘其实同沈锦并没有什么交集,要不是这人来了卫国公府两次,沈元娘连她是叫什么名字怕都记不住。不过眼下这人同楚慎莫名其妙有了关系,哪怕只是皇上提了一下,沈元娘也还是介意得不得了。

以防万一,沈元娘还是决定好好同楚慎说一说。

她煞有介事地在纸上一条一条地列出来,让楚慎务必按照她列出来这样做,早上出门上职,晚上按时回府,不许去乱七八糟的地方,路上不许看姑娘家,哪怕有人找上也不能跟她说一句,尤其是那个沈锦。

沈元娘觉得这人居心叵测。说不定他早就盯上了卫国公府,没准还是跟皇上是一伙的,如若不然,这回怎么谁都不提,偏偏提到她呢?

楚慎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有些哭笑不得。不过无奈之余,他心里还是高兴的。能这样在意,也算是他没有白费功夫了。

看着沈元娘郑重其事的模样,楚慎也不得不许诺道:“好,我记下了。”

沈元娘板着一张狗脸。

她觉得光楚慎记下没有用,得让楚慎身边的几个侍卫也一道记下,毕竟他们日日跟在楚慎身边,往后若真的有什么狂蜂浪蝶,他们也能帮着挡一挡。

沈元娘觉得自己劳心劳力的,真是累极了。

“回头再敲打敲打你身边的几个侍卫。”沈元娘如此写道。

楚慎却觉得她着实可爱:“元娘这么快别以国公夫人自居了吗?”

沈元娘被这话吓了一跳,心里慌得很,赶忙摇头。

“管到我头上不够,还要管到我的侍卫头上,元娘如此费心,我若是不努力努力,趁早将你接回卫国公府,落实了你这国公夫人的名头,只怕会让元娘失望的。”

什,什么呀……沈元娘自以为凶悍地瞪了他一眼。她才没有想着要赶紧进卫国公府呢!

“好了,不用解释我都知道。”楚慎一锤定音,“等元娘一醒过来,我便上门接人。”

而且,连祖母如今都已经松口了。

沈元娘绝望地趴在桌案上,她都快要被楚慎的不要脸给惊到了。

面上表现地这样不同意,不过,沈元娘内心还是有些迫切的——她得回去,得赶紧变成人。

若是一直困在阿元这个小身子里,说不定哪天楚慎便被人抢走了。虽然沈元娘觉得外头那些野花跟她没得比,但那些野花不要脸啊,她又不在楚慎身边,还真是防不胜防。

还有两个月,沈元娘伸出爪子算了算,心里有了计较。

沈元娘在卫国公府里天天计算着怎么回去的事,而外头的朝堂中,也是风云变幻,暗流涌动。

继林贵妃的事情之后,朝中安分了一阵。只是这安分日子还没过多久,便将那头又传来了消息,道是西陵又派了人马来大魏边境打探,甚至还与大魏驻军起了些冲突。

消息传到京城之后,上到皇帝,下到文武百官,都没有将这事太放在心上。唯一知道西陵打算的楚慎,也什么都没有说,仍旧每日上衙下职,轻松自在。

直到十来日过后,边境那边又传来消息,依然是关于西陵兵的。西陵人不仅没有撤离,试探了之后反而加派了兵马,驻守在关外,一直未曾离开。

这架势,隐隐便又要开战的意思了。泱泱大魏,被一个蛮夷小国如此挑衅,自然有人受不了。是以当日便有人请求出征,讨打西陵。有主战的也就有主和的,不少人觉得打一场仗伤筋动骨,实在是不值得。况且西陵不是还没有什么大动作吗,说不定过些日子他们便回去呢。两拨人观点不合,差点没有争得头破血流。

因为这事,当今皇上好几日未曾睡过好觉。

他知道,倘若这事不能处理好,只怕朝野上下都会有些意见。毕竟上回他派楚慎出征西北的时候,战况可是一片大好,是他在大魏军势如破竹的情况下,一道军令将楚慎召回了京城。皇上深知,倘若没有这一道圣旨,只怕楚慎早已经重创西陵兵,也不会再有如今这样的事。

只不过……比起西陵,皇上更忌惮楚慎。

眼下朝中争论不休,不过因为上次楚慎带兵大胜西陵,朝中有不少人觉得西陵军不过如此,主战派依然也就压过了主和派。

让卫国公楚慎带兵出征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皇上的心情便越发阴翳。

仗是一定要打的,只是,却不是非楚慎不可!

翌日大朝,不能百官开口,皇上便先下了圣旨。

令护国将军甄朗为主帅,二皇子为监军,亲率百万兵马,出征西陵,誓要踏平这区区蛮夷之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