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千金(24)

作者:春未绿 阅读记录

冯氏笑道:“姐姐你消息还真是灵通,这都多少年不通信的人了,也拿来说。那赵家小姐出身高贵,容貌倾城,生来便比我们这些平民丫头高贵。出门奴仆成群,前呼后拥,当年若非赵通判突然死了,她都已经有高门子弟上门求亲了,现在过的好不是很正常吗?你如此关心,难不成你嫉妒她?”

冯氏知晓姐姐是在嘲讽她不自量力,还想丈夫也考中,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她反唇相讥,是你自己没那个福气。

林姨妈冷哼一声:“你织布也不容易,这么年轻就有白头发,说起来我们也是三十多年的姐妹了,我是好心提醒你。若妹夫是个秀才,总依赖你赚钱,你们的日子自然和满。可是一旦他真的有出息了,啧啧,你姐夫当年何尝不是对我很好,如胶似漆,后来还不是里外要抬小老婆,更何况妹婿一表人才,平日无事还有人往上扑呢?总之,我是为了你好,你可千万别心太大,到时候后悔。”

说完,林姨妈留下两样简薄的礼就迅速离开了,若薇总觉得这对姐妹不像姐妹,反而像仇人似的。

即便她和若兰等人只是堂姐妹,面上都是客客气气的,没有像林姨妈这样的,说话这么难听。

想到这里,若薇看向冯氏,冯氏则笑道:“原来是跑我这儿挑拨离间来了,生怕你爹考中,到时候我超过她,她这个人从小就是忌刻。”

若薇道:“姨母一直在说悔教夫婿觅封侯,可揉文婆婆文海废吃肉文都在动物群8⒈四⑻一6九63她自己当这个举人娘子不是很得意吗?”

“她的话你听听也就罢了,其实越是官做的大的人,越是有御史盯着抓把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再说了,你爹他是什么人,我很清楚,谁都哄不了我去。”冯氏怎么可能放弃家族飞黄腾达的机会,只有那些小鼻子小眼睛的女人,才会阻碍丈夫的前程。

正走在门外的杜宏琛听了个正着,瞬间热泪盈眶,他很清楚映雪供他读书时,很多人嫉妒他,都会在映雪面前各种离间,甚至连他亲娘都私下说把织布的钱应该攒下来做小买卖,或者去县里做个小吏,比花钱打水漂好。

可就是她从来不理会这些,也从来不挟恩,所以他对娘子从来别无二心,对娘子敬若天神一般,那些俗人哪里知晓。

又说临近乡试,杜宏琛几乎是从早读书到晚上,偶有文会也只去一两场。冯氏特地嘱咐儿女不要打扰丈夫,她自己则找了一本书在看,若薇低头绣花,她先后跟着绣娘小翠学,又跟女学先生学了快四年,她没想到自己很有刺绣天赋,一根细丝能分成一百二十根。

也许自己日后也能靠女红赚钱,贴补家里呢,这样娘就不必那样辛苦了。

乡试九天考三场,冯氏一贯疏于做家务,但为人是谨慎万分,她先是把爹的衣裳准备的都是系带少的长衫,据说这样是方便脱衣裳检查有无夹带,还有准备的吃食都是切成小块,因为爹爱干净,娘怕准备了馒头那些,人家还得掰开看,别人的手只要一碰到食物,他爹宁可饿肚子也不愿意再吃了。

就连爹喝的水都是娘特地煮开后,又晾凉了装进去的,其中一竹筒里装的是糖水。

“你若头晕时,就喝些糖水。”

“还有这颗丸药,叫宣连丸,若是拉肚子就吃七颗。”

“还有明矾,贡院的井水听说很脏,若是你渴了要喝他们的水,就放明矾进去。”

……

杜宏琛都好脾气的听着,直到冯氏笑道:“最后就是别勉强,若是身体不舒服就出来,莫太在意,等三天,我和儿女去接你回来。”

“好。”杜宏琛深感温暖,果然,有娘子在,他平平安安一直很好。

比起杜宏琛这边脉脉温情,林姨妈就严厉多了:“千万别掉以轻心,好好地考,为你自己,也为你爹争光。”

“是。”林聪不敢有二话。

家中父亲早亡,母亲变卖嫁妆送他去名书院读书,他是绝对不能辜负的。

但……

林聪不解道:“娘,姨夫看起来谈吐清雅,学识渊博,没有酸腐之气,怎么您突然不让儿子同他往来了呢?”

林姨妈轻咳了一声,以自己的权威压制:“都要参加乡试了,怎么还在想乱七八糟的事情。”

“儿子是怕他中了——”林聪父亲死了,外祖家一穷二白,万一姨夫中了,他也有个依靠。

林姨妈冷笑:“他中秀才都难得,还中举人呢?”

林聪虽然不敢忤逆娘,但他道:“前些日子的文会,杜姨夫技压满场,连星斗先生都夸他文采出众。”

“是吗?”林姨妈有些怔愣,她不敢想象,若是杜宏琛真的中了举,甚至中了进士,那妹妹绝对会跟着去京里,到时候——

第23章 中了

深夜,考场依旧星星点点,考试除了要学识渊博之外,也得要有点运气。就比如有人所在的考棚漏水,有的分在臭烘烘的厕号旁边。

杜宏琛非常幸运,他分到的考棚虽然算不上很好,但不在厕号旁边,否则,他真的要被薰的头昏脑涨。

白日,他脑子都抽空了,夜里就想起映雪,也不知道她在干嘛?

她常常自卑身上那些花花白白的肥胖纹,不知道日后他能不能替她寻到一些去纹路的药膏,要不然映雪总是不让他看她。

还有薇姐儿,马上九岁了,今年生辰自己是不能陪在她身边了。

滴,似乎考棚有漏水,杜宏琛立马从包袱里拿出油布遮好,他很是庆幸娘子准备的周到细致,否则自己就要淋雨了。

夜里雨越下越大,若薇听到了雨声,有丝丝凉意,她拉了薄被盖上,又有些担心爹,万一爹淋雨着了风寒就不好了。

科举真是不容易,若薇如是想着。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就在杜宏琛如火如荼的科举时,杜家本家的杜学政却是归家了,他辞官回家,杜家人都震惊不已。

曹氏抚着肚子,见杜大公子起身,不由得道:“爹在广西任上做的好好儿的,怎么又回来了?”

“官场上的事情你就不要问了,爹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但爹和我说让我去京里国子监坐监,已经拜托他同年办稳妥了,不日,我就上京。”杜大公子说完,又看了曹氏的肚子一眼,可惜她有身孕,不能和自己一起去。

曹氏本是上京人,原本就不习惯长阳的生活,丈夫要走,她也不免别过身子:“我想和你一起去,咱们到了京中,我也能照顾你,再说了,爹现在辞官,日后你坐监要求官,有我在,总能求求我娘家。”

杜大公子闻言,不禁点头,“这样也好,只是劳动你了。”

“都是夫妻,说这些做什么。”曹氏见丈夫语气松动,也是心中一喜。

杜大公子道:“爹今日同我提起杜宏琛,说他是个人才,问我们可有往来?偏我也忘记了,着人打听一番,才知晓他的病竟然好了,现下正去省城参加乡试了。你说这可怎么办?他若考不上,倒好了,若是考上了,岂不是我们有眼无珠。”

家族能出一个能人,那是可以提携整个家族的,以前他爹做官就罢了,现在爹辞官了,自己前途未卜,若是杜宏琛真的中举,日后连捷,他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曹氏“啧”了一声:“这倒也稀奇,一个都快死了的人,这么快活了过来,还能参加乡试,可见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再者,我看杜宏琛之妻冯氏,也是个硬骨头。”

她倒是欣赏这样的硬骨头,做人有骨气,再有曹氏总觉得冯氏和璇姐很相似,有一种熟悉感。

杜大公子颔首:“没事儿,咱们先等一个月,即便不是杜宏琛,也有本乡士子中的,到时候也能结交不少有识之士。”

曹氏颔首。

九日过去,冯氏雇了马车接杜宏琛回来,杜宏琛已经是手脚无力,回来倒头就睡下,看起来已经是筋疲力尽。

上一篇:穿成前夫的家养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