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118)

见窦明这样待高升,窦世英心中不悦,但因没有和女儿在一起的经验,他一时愣住,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现在窦昭出面,而且窦明熄了火,窦世英不由松了口气。

而王映雪见窦明受了窦昭的训斥而窦世英却一句话也没有说,知道窦世英这是向着窦昭,怕窦明因此不如窦昭得窦世英的喜欢,忙笑着出来打圆场,对窦昭道:“你父亲和你妹妹都惦记你祖父的病,风尘仆仆地从京都赶回来,又急又累,难免脾气大些,说话有些不周全。”又对高升道,“把五小姐的箱笼都搬到栖霞院的东厢房吧?”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了,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再进东府。然后对窦世英道,“七爷一路辛苦,妾身已经吩咐灶上的婆子烧了热水,您先去梳洗一番再去探望父亲吧,免得让父亲也沾染上了尘土。”

窦昭在心里冷笑,想着:你亲娘都不管你,我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难道还多嘴多舌地管头管脚不成?遂也不多说,回了祖父的卧室。

丁姨奶奶自从祖父病后就一直不眠不休地在祖父c黄前服侍,两天前终于挺不过去也病倒了,祖父身边如今由丁姨奶奶身边的大丫鬟秋芬主事。

看见窦昭进来,她忙恭手立在了一旁。

窦昭吩咐她:“我父亲回来了,最多三炷香的功夫就会过来看祖父,你让丫鬟们准备些茶水,然后把给祖父看病的大夫请过来,父亲恐怕有话要问他。”

自从窦铎倒下后,窦昭就回了西府,住进了一直空着的正房,平日只在祖父c黄前待疾,家里的其他事,一应仍由王映雪打理,只有来了诸如像二太夫人这样的长辈探病时,她才会出来应酬几句,偶尔也会指使丫鬟或管事的妈妈做些事,却事事都在点子上,全是王映雪没有想到的或是疏忽的,渐渐的,家里有头有脸的丫鬟、管事妈妈在她面前行事都多了几分谨慎。

秋芬恭敬地应是,派了丫鬟、婆子听差。

不一会,盥洗完毕的窦世英和窦明由王映雪陪着走了进来。

窦昭退到一旁,将c黄头的位置让给父亲。

窦世英握了窦铎的手,眼眶瞬间就红了起来。

秋芬进来禀道:“四小姐,大夫过来了。”

窦昭轻声对父亲道:“您有什么事就问大夫吧!”

窦世英知道是女儿的安排,感激地看了女儿一眼,心中大慰,觉得把长女交给纪氏抚养是件再正确不过的事了。

大夫细细地给窦世英解释着窦铎的病情,大意是如若过了七月还没有醒,家里就应该准备后事了。

这个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窦世英听着哭了起来。

屋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悲伤起来,大家都跟着抹眼泪,就是窦昭,也跟着落了几滴泪。

父亲在祖父c黄边支了张榻,亲自帮祖父擦背洗澡、端屎端尿、喂水喂药。

窦昭按自己平日的作息时间陪着父亲,中午依旧小睡一会,晚上到了亥时就回房休息,卯时过来帮父亲照顾祖父,在祖父昏迷、父亲呆坐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背着新近跟着六伯母学的《论语》。

窦明毕竟只有六岁,哪里耐得住,在屋里呆一会就扭来扭去的。

父亲嫌她闹腾,让王映雪把她交给二太夫人照看,王映雪哪里敢,又不能把二太夫人的用意跟父亲说,只好把窦明带在身边,一面主持府里的中馈,一面照顾窦明,窦明又在京都带了很多真定州都没有的小玩意回来,不时要招了仪姐儿和淑姐儿过来玩耍,祖父这边就有点顾不过来。

来探病的二太夫人见了,就对父亲提议:“你看,要不要把崔姨奶奶接回来侍疾?不管怎么说,她也是小叔正正经经的妾室,是你的生母。”

父亲自然是愿意的。

窦昭却不愿意。

凭什么祖父好生生的时候就把祖母丢在田庄里任其自生自灭,现在病得不能动弹了,就把祖母接回来服侍祖父?

她cha言道:“不如再等些日子……丁姨奶奶管着祖父屋里的事,是祖父的心愿……若是实在不行了,再派人去接崔姨奶奶也不迟。”

对二太夫人来说,这些都是小事。

“也好!”她点了点头,问起祖父的病情来。

父亲事后满腹的狐疑问窦昭:“你不想接崔姨奶奶回来吗?”

他以为窦昭是这个家里和自己生母最亲近的人,没想到提出反对的也是窦昭。

等祖父要咽气了,窦家的人就算不同意她也会把祖母接回来,却不是这个时候!

窦昭在心里想着,却道:“总要先跟丁姨奶奶商量一声,何必把崔姨奶奶接来受别人的闲气。”

上一篇: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下一篇:凤凰诏

吱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