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131)

做父母的,没有不偏心的。

窦昭这话说得妥贴,三堂嫂听着就像大冬天的喝了杯热茶似的,面露感激之色:“我也觉得淑姐儿不是有意的。”

生了淑姐儿之后,三堂嫂又接连生了四子窦启远,五子窦启安,哪有时候照顾淑姐儿。

窦昭笑道:“这误会解开就好。不然我这个做姑姑的也难辞其咎。”

话既然说开了,气氛也就好起来。

窦昭和三堂嫂说了半天闲话,这才告辞。

不过事后她却仔细地问了问淑姐儿的月例,知道她不是银子不够用,而是月例一拿到手里就赏了这个赏了那个,手里没有余银,看到什么好东西自己没钱买,就只好拿窦昭的了。窦昭就告诉她怎样使唤丫鬟,怎样储蓄银子,还告诉她怎样开源节源,带了她去田庄里转悠,告诉她怎么管理田庄,淑姐儿后来成了个理财的高手。这当然都是后话。

三堂嫂去了太夫人那里。

她要为自己的女儿正名。

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她感慨道:“……本是窦明惹出来的祸,寿姑却没有一句责怪她的话,把错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到底是七婶婶的亲闺女,流着安香赵氏的血脉。”

二太夫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待三堂嫂走后,骂了一句“自做孽”。

而邬善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过了元宵节。

他像烙饼似的在c黄上翻几个晚上,实在是忍不住了,拉了窦德昌:“你陪我去西府向七叔父借本书吧?”

窦德昌还很懵懂,最后迷上了古玩,天天和窦启俊往古玩店里跑。

“什么书?我们家没有吗?”

邬善诓他:“一本写金石收藏的书,我不记得名字了,在你们家没有找到,想去七叔父那里看看。”

窦德昌立刻来精神:“把伯彦叫上,我们一起去。”

窦启俊今年及冠,五伯父赐他表字“伯彦”。

邬善窃喜,三个人去西府。

窦世英正指挥着人修缮东跨院,听说邬善来借书,清了手脸,换了件衣裳,在书房见邬善和窦德昌、窦启俊。

“伯彦这些日子都在读什么书?”

窦启俊去年乡试落第。

“重读《四书注解》。”说起了正经事,他在窦世英面前还是很恭敬的。

窦世英点了点头,道:“也不要总盯着《四书注解》,《春秋》、《史记》也要多读。”

窦启俊笑道:“五叔祖也是这么说,还问我想不想去国子监看看。”

“哦,”窦世英笑道,“那你怎么说?”

“听说京都藏龙卧虎,我也想去见识见识。”

两人说起举业上的事来,窦德昌听得津津有味,邬善的一双眼睛却骨碌碌直转,却连个丫鬟的人影都没有看见。好不容易窦世英问完了话,放他们去了书房,窦德昌和窦启俊又缠着他问到底是什么书,他只好东扯西拉地帮着找书,忙了快半个时辰也没能摆脱这两个家伙,邬善渐渐有些心浮气躁起来。

书房外面突然传来窦昭清朗的声音:“不是说爹爹回书房了吗?又跑哪里去了?”

邬善霎时通体舒畅,顾不得窦德昌和窦启俊就在身边,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四妹妹!”目不转睛地望着窦昭,“你怎么过来了?”

“是邬四哥啊,”面对一个和她儿子差不多的男孩子,又是通家之好,窦昭很难时刻谨守男女大防,她笑道,“你怎么在这里?”

“我来借本书。”邬善说着,扬了扬中的书,有心想把话说得婉转些,可这样说话的机会却是稍纵即逝,他不得不把握时机,“我不知道你喜欢走马灯,要不我就送盏走马灯给你了。”

窦昭讶然,看见邬善漆黑,又透着无比认真的眸子。

第六十四章戳穿

这一刻,邬善的心意无所遁形,让窦昭不得不肃然面对。

重生后,她偶尔也会想到自己的未来。

是重新开始?还是继续嫁给魏廷瑜?

嫁给魏廷瑜,把所有的事再重新经历一遍,虽然没有什么惊喜,可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重新开始,不管看上去多么花团锦簇的姻缘,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自己再嫁一个人,未必就一定会比和魏廷瑜在一起更好。

想来想去,都是一团乱麻。

直到有一天,西窦的一半财产划归到了她的名下,而且舅舅和窦家约定,她三十岁以后可以任意处置这一半的财产。

她突然间心中一动。

上一世,她不嫁人就没有出路。这一世,她有舅舅可以依仗,有银子可以傍身,有窦家的矛盾可以利用,为什么一定要嫁人呢?

上一篇: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下一篇:凤凰诏

吱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