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281)

想到这些,窦昭心里就有些烦躁。

明年自己就要开始全心全意地着手和魏家退亲的事宜了,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宋墨这样耗着。

窦昭把信收了起来,吩咐素心:“你去跟车夫说一声,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启程去田庄。”

今年的冬小麦颗粒无收,玉米却大获丰收,田庄里的人一商量,派了几个长者来和祖母商量,玉米他们不缴租子,留着做口粮,下季种的冬小麦全部都归窦家所有。

玉米不管怎么做都粗糙得难以下咽,小麦却不同,磨成面粉,做馒头、面条都是很好吃的。

这是田庄雇农的一片心意。

祖母十分的感动。

这几天正是冬小麦播种的时节,她老人家决定和窦昭一起去田庄看看。

祖母精神抖擞,穿了件沉香色素面细棉褙子,脚上是方口青布鞋,鬓角略带几根银丝的头发整整齐齐地绾了个圆髻,通身没戴一件首饰,显得十分干净利落。

看见窦昭,老人家的兴致更高了。挥着手:“走,我们去田庄!”又道,“天天只能在院子里莳花弄糙的,把我可憋坏了。”

窦昭歉意地笑,心里却道:若是能保住您老人家的性命,这不孝的罪名我愿意背了。

大家说说笑笑地往二门去,迎面碰到了从外面回来的纪咏。

他不知道从哪里拉了大半车的书,正差遣着贴身的随从搬下车。

“崔姨奶奶,四妹妹。”一般的情况下,他谦逊有礼,亲切随和,人见人喜,“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自从他在祖母面前说什么寺庙的主持都是些贪得无厌的虚伪小人之后,祖母见他如见妖魔,避之唯恐不及。可今天阳光下的纪咏笑容俊朗,目光真诚,又让她不免在心里嘀咕:难道夏天的讲佛会上有菩萨显灵,也把他收做了弟子?因而没有像往常那样怕纪咏拉着她再说些有rǔ菩萨神灵的话转身就走,而是和他打了个招呼,客气地寒暄了几句:“……从哪里弄回来这么多的书?让鹤寿堂的小厮做个记号才行。到时候也好还回去!”

书是十分贵重的东西,纪咏不过是借了他们家的宅子读书,总不能把人家的书也留在这里吧?

纪咏咧了嘴笑,雪白的牙齿在阳光下像贝壳似的闪着光泽,莫名的,窦昭生出股不妙之感,耳边就传来了他清朗的声音:“这些书都是佛经。”

窦昭明显地感觉到祖母的身子一僵。

“上次和图印方丈辩法,说到《般若心经》所说的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我问他,既然十二处与十八界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声、香、味、触五境都是色,那为何地、水、火、风也是色?他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知道他过些日子肯定会来请教我,我准备好好跟他讲讲什么是十二处、十八界……”

“哦!”祖母的语气就变得有些干巴巴起来,“纪公子真是厉害,什么都懂!我们要去田庄看看,纪公子请随意!”带着红姑匆匆上了停在二门外的马车。

窦昭就低声地警告纪咏:“小心考个同进士回来!”

纪咏挑眉,悄声回她:“你以为我是你二堂兄?”

“说大话的人通常看别人都是满面的轻蔑,”窦昭毫不客气地道,“等你金殿传胪之时再大声嚷嚷也不迟。”这些日子竟然还有出家人来窦家拜访纪咏,和纪咏谈佛论道一说就是好几天,她不喜欢纪咏把家里弄得像寺庙,“西窦是家宅,可不是你的私庙。”

纪咏这才明白窦昭恼火什么,他不由瞪大了眼睛望着窦昭:“你不觉得很有意思吗?把那些方外之人拉入红尘……”

“人家是明镜本非台,何处惹尘埃。”窦昭冷笑道,“何来的红尘世俗之说?”

纪咏神情震动,望着窦昭半晌无语。

窦昭还要陪着祖母去田庄,见纪咏没有说话,转身上了马车。

到了田庄,大家都在抢播,抬头和祖母打声招呼又低下头去劳作。

祖母原是庄户人家出身,不仅不以为意,反而很高兴大家都一心忙着抢播。

有个因年事已高不用下田的老农陪着在田里转了一圈,窦昭和祖母回了宅子。

洗了手,净了脸,换了身衣裳,红姑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

崔家庄那边派了个小后生过来给祖母请安:“……说好些日子没有看见您了,想请您回去住两天。”

祖母不免意动。

窦昭看了就笑着怂恿祖母:“我们过几天再回去就是了。”

上一篇: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下一篇:凤凰诏

吱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