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696)

不过是薄薄的一张纸,送得也是些挂屏,瓷器等精致却不贵重的礼品。

窦昭不由在心里嘀咕。

自己当初给谭老太爷送礼,是为了答谢谭家对她的援手,谭家给自己送礼,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呢?

思忖中,就听见谭太太笑道:“听说英国公府前些日子走了水?不知道那些贼盗缉拿归案了没有?我们家老爷知道了,不停地称赞世子爷谋略过人,是成大事的人了!”

谋略过人?是成大事的人?

窦昭不由在心里哂笑。

这位谭太太也太能瞎掰了,连她都听说外面的很多人都心怵宋墨的手段,说宋墨心毒手辣,老谋深算,特别是那些江湖人士,闻之变色……

念头闪过,她微微一愣。

难道这就是谭太太来的目的。

不为求好,只为避嫌!

窦昭心中一动,笑道:“谭太太太客气了!不知道谭太太这次是一个人来的还是和谭举人一起来的?世子爷有事出去了,可能要到下午才能回来。谭太太不如留下来用了晚膳再回去?”

谭太太笑道:“我是一个人来的,只有请夫人代我们家老爷向世子爷问一好了!老七那边还等着我回去帮忙,不便久留,等我下次再来京都的时候,再来专程拜访夫人!”说着,站起身来,就要告辞,没有和宋墨接触的意思。

窦昭明白过来。

她笑着送谭太太出门,宽着谭太太的心:“世子爷是个念旧的人,你我又是乡亲,哪天太太来京都,一定要来家里坐坐。”

“一定,一定!”谭太太露出明亮的笑容,给窦昭曲膝行礼,出了颐志堂。

窦昭松了口气。

这个宋墨,搅得天下大乱,连谭家庄都坐不住了,专程来前示好。

她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三百三十四章还债

送走了谭家庄的人,窦昭松了口气。

宋墨到下午酉时才回来。

她把谭太太的来意告诉了他,并开玩笑地问他:“你又做什么了?竟然让谭家的人特意从真定跑到京都来向你表明立场。”

宋墨很是无奈,道:“谭家多虑了,不要说他们曾经雪中送炭,就凭他们在江湖中超然的地位,我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招惹他们。”

窦昭不由朝四周望了望,见丫鬟媳妇子都避了出去,悄声问道:“那孩子,五舅有什么打算?”

那可是他的独子,难道就这样一直养在谭家庄?

宋墨眼中流露出几分不忍,低声道:“这是五舅的意思。说蒋家就算是一时风平浪静,也总免不了有惊涛骇浪的一天,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那孩子既然能化险为夷,那是他的命,就不要搅和进来了,也算是为蒋家留一脉骨血。”

窦昭默然。

听蒋柏荪的话,对蒋家的未来是做好了打算的,但愿他不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能带领蒋家走出低谷。

有了孩子的女人特别容易同情小孩子。宋墨以为窦昭是在为那孩子的坎坷命运担心,柔声安慰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蒋家现在的处境还是很艰难,孩子留在谭家庄,更安全。”又道,“你不是说你现在不能大喜大悲吗?我们别想这些事了,用过晚膳,我陪你下棋。”

窦昭闻言,心情好了很多,笑道:“顾玉走了?”

“嗯!”宋墨应着,揽着窦昭的肩膀进了内室,“我把他送出了安定门,他过小年之前会赶回来的。”然后说了些送行时的情景给她解闷。

杜唯派了个小厮过来给宋墨回话:“……那五个石榴摆件,原是陈嘉死去的干爹陈祖训家的祖传之物,陈祖训死后,陈家丢了袭职,儿子也受了惊吓病逝了,只有陈祖训的老妻带着媳妇和一个小孙子过日子,又时常有从前锦衣卫的人去打秋风,家境日益艰难。陈嘉升了镇抚司佥事之后,就为陈家撑起腰来。后来他要送礼,凑不到银子,陈祖训的老妻知道后,就拿了这几个石榴摆件给他。”

锦衣卫只要是能管事的,个个都身家不菲。

陈嘉这几年在锦衣卫不得志,差点被革职,上下打点,早就把从前跟着陈祖训挣来的那点家底散尽了。后来宋墨虽然帮他在汪渊面前说了句话,可这巴结上峰、结交同僚这等要用银子的地方还得他自掏腰包,他如今一贫如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窦昭沉吟道:“不知道陈家是心甘情愿拿出来的还是被逼无奈拿出来的?”

“应该是心甘情愿拿出来的吧。”小厮笑道,“陈家如今把陈嘉当亲儿子,指望着靠他帮着孙子支应门庭呢!”

上一篇: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下一篇:凤凰诏

吱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