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821)

陈嘉说者有意,段公义听者有心。送走陈嘉后,他立刻去见了窦昭。

窦昭正在应酬陆家两位来送节礼的少奶奶,段公义等了半个时辰才见到窦昭。

“夫人,上次您让我打听的事,我不是没打听出个子丑寅卯来吗?”他给窦昭出主意,“您看能不能让陈嘉陈大人帮着打听打听?他手下是专干这个的,我们可比不了!”

窦昭心里一直好奇黎家搬走后的最初两年是谁在打听黎家的事,闻言也有些动心,但还是道:“毕竟是府里从前的旧事,让人知道了总是不好。”

段公义嘿嘿笑道:“我看那陈嘉通透得很,我们随便找个理由就是了,就算他知道是为什么,也会装聋作哑的。”

窦昭思忖道:“这件事我先和世子爷商量了再说。”

毕竟关系到宋宜春的名誉,当年的事被人捅了出来,宋墨这个做儿子的脸上也无光。

谁知道宋墨根本不在乎宋宜春的名声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笑道:“那个陈嘉巴不得能给你办两件事,你有什么事只管交给他去办好了!”

窦昭道:“万一他知道的太多了怎么办?”

宋墨失笑道:“他靠着我上位,就算什么也不知道,也贴上了我的标签,想改弦易辙,他也就别想在官场上混了。”

窦昭想想,还就真是这个道理。

宋墨笑着摇头,道:“你们这些女子,就是喜欢琢磨这些家长里短的事,这都过了多久,还想知道黎家怎样了?”

窦昭嘻嘻笑,道:“这不是闲着无事吗?”

宋墨想到窦昭有事cao心的时候特精神,没事闲着的时候就像蔫了似的,不由微微地一笑。

她要是觉得这些事有意思,就随她去吧!

宋墨就和她说起这段时间他的打算来:“……太医院那边,得让人盯着才行。不过太院院的那些御医大多是几代人都在太医院里当值,想讨个口讯不容易。前些日子皇上不是总嚷着头痛吗?我让严朝卿这几天想办法和几位进京送节礼的封疆大吏的幕僚搭上话,到时候他们肯定会纷纷推荐擅长医治头痛的名医入值太医院的。事情会好办很多。”

太医院关系到皇上的安危,因而管束最为严格。

窦昭叮嘱他:“你要小心,别把自己给牵扯进去了。”

“嗯!”宋墨笑着握了握窦昭的手,这才叫了小丫鬟进来更衣。

段公义则去了陈嘉位于玉桥胡同的宅子。

两人在上房内室的炕上喝酒。

段公义半真半假地向陈嘉抱怨:“……我去了二条胡同好几趟,也没问出个东南西北来。倒是去的次数多了,竟然被人给认出来了。可见这密探之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

陈嘉听着来了精神,笑吟吟地道:“若是事情没有什么忌讳,我派几个人帮你打听打听如何?”

“那敢情好。”段公义笑道,“你是世子爷的人,就算有什么忌讳,那也不对你。”

陈嘉就把事情的经过细细地问了一遍。

段公义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心里已经有数了。

多半是当年英国公留下来的风流债,现在世子爷和国公爷斗法,要重提旧事。

他只要把黎家的人找到,这件事就算是全活了。

这可不就是他最擅长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英国公府的旧事,段公义能把这件事交给他,不是世子爷点了头,就是窦夫人点了头,而这两位能点头,多半是段公义给他说项了的。

陈嘉笑眯眯地给段公义斟酒,喝完酒,塞了个荷包给段公义,亲自送他到了大门口。

打听黎家的事,就算是交给了陈嘉。

窦昭松了口气,在家里等消息。

结果湖广那边来了信,说赵璋如诊出了喜脉。

窦昭自然是喜出望外,吃食药材金银饰物绫罗绸缎,张罗了整整一车,派人送去了湖广,她则和宋墨开始准备端午节进宫给皇太后、皇后等贵人贺节之事。

在慈宁宫外,窦昭遇到了窦明。

她比出嫁前瘦了很多,显得下巴尖尖,眼睛大大,更显楚楚动人。

窦明也看见了窦昭。

她的目光顿时变成了刀子。

窦昭穿了件大红色的朝服,和长兴侯夫人、兴国公夫人、东平伯夫人等朝中一等一的功勋之家的当家主母一起低声说笑着从外面走了进来。

她年轻的面庞在一群三、四十岁的妇人中间特别的打眼。

而她们刚一踏进慈宁宫的宫门,皇太后身边最体面的苗姑姑就带着一群宫女迎了上来,笑盈盈地和窦昭等人打着招呼,态度恭谦地领着她们往皇太后的寝宫走去,不像她们这些因为早就没有了实权而渐渐没落的二、三等功勋之家的夫人们,得站在影壁前等候皇太后的宣召,才能觐见……

上一篇: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下一篇:凤凰诏

吱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