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825)

宋墨也道:“还是依大舅母的意思,给四舅母和几位表妹安排个清静的宅子好了。”他吩咐严朝卿,“这件事就交给廖碧峰吧!”

这段时间严朝卿帮宋墨忙着太医院的事,他笑着应是,退了下去。

宋墨就道:“明天你叫了银楼的人来,打几套赤金头面给十二表妹添箱。”

蒋家如今这样,吴良不嫌弃,吴家的人未必全都一样,有些明晃晃的东西做陪嫁,直接又干脆,有急事的时候还可以兑成银子。

窦昭知道宋墨对蒋家的感情,除了在银楼帮着蒋家十二小姐打了四套赤金的头面之外,还添了一对翡翠镯子、一对和田玉的噤步、一套南珠头面和二十匹各色的绫罗绸缎。

金桂和银桂看着直咂舌。

甘露却嫌她们眼皮子浅,问窦昭:“要不要准备些古玩字画?看起来也高雅一些。”

窦昭笑道:“蒋家既然年年翻修濠州的老宅,老宅肯定还留了些好东西,与其给十二小姐准备古玩字画,不如准备些实惠的东西。”

甘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陈嘉求见。

他这么快就有了消息!

窦昭很是高兴,在小花厅里见了陈嘉。

“黎家不管怎么搬,也不可能不要籍贯。”陈嘉细细地向窦昭说着经过,“我先去顺天府查了黎家的籍贯,发现黎家的籍贯还在顺天府,赋税之类的均由现在买下他们祖宅的老邻居帮着代缴,可见两家是有来往的。依我们锦衣卫的习惯,把人抓来拷问一番,自然能问出黎家的下落,但因夫人只是想知道黎家现在的情况,这手段反而使不得,就派了我贴身的随从盯着他们家。”

窦昭听着不由莞尔。

可见这件事交给陈嘉来办交对了。

普通的人就是想得到这招,也没办法去顺天府查证。

“因之前段师傅说,那黎窕娘的哥哥黎亮是个读书人,我就去顺天府学查了黎亮的学籍,他自戊申年开始下场,连考四场,都没有通过院试,直到五年前,才放弃了科考。顺天府学的教谕对他印象颇深,知道我是他的远房亲戚,就叫了个曾和黎亮一起下过场的秀才过来。”陈嘉道,“听那秀才说,黎亮为人郁沉,话很少,不太与人交际,手面又小,黎亮的情况,他并不太熟悉,只知道他虽然是京都人,但并不住在京都,而是住在京都附近,具体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我就去顺天府查了当年黎家的田产地亩。

黎家的田产在廊坊,由黎家的一个老仆打理,每到腊月初六,黎亮就会来收租子,其他的时候,连那老仆也找不到人。

只是黎家这几年情况不太好,二百亩良田,渐渐变卖得只剩下十来亩了,而且黎亮这两年都没有来收租。”

窦昭不由眉头微蹙。

黎家,好像在躲什么似的。

她想起段公义说的“头两年还有人来打听黎家去了哪里”的话,越发想知道黎家现在的情况了。

“也就是说,所有的线索都断了?”窦昭思忖道,“我们唯有等黎亮自己出现了?”

陈嘉闻言就笑了起来,平凡的五官顿时变得生动起来,显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正如夫人所言。我当时心里也打着鼓,觉得这样太被动,就想了个法子,”他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地打量了窦昭一眼,轻声道,“我让人假扮英国公府的管事,去田庄问黎家的下落,那老仆当时表现得很镇定,口口声声称不知道,等我的人走后的第三天,我们潜藏在他家附近三天两夜没动弹的人才发现那老仆骑着个毛驴出了门。

我派了七、八拨人跟着他。

他左弯右拐的,到第五天,上了去京都的驿路,直奔京都而来。

到了京都,那还不是我们锦衣卫的地盘?

我的人跟着他,很快就发现了黎亮。”

窦昭精神一震,忙道:“黎家现在住在哪里?”

陈嘉笑道:“原来黎家现在就住在离万明寺不远的梳子胡同。”

窦昭挑了挑眉。

那个地方她知道。

因一条街都是卖梳子的,它背面的那条胡同就叫了梳子胡同,赵璋如在京都的时候,她还曾和赵璋如一起去买了很多梳子。

“我也没有想到。”陈嘉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可他见窦昭有些错愕,为了顾及窦昭的情绪,他也就对此表现出些许讶然来,“梳子胡同离黎家的老宅二条胡同虽然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却只隔了两条大街,黎亮竟然会住在那里。”

“可能是因为那个地方对他来说最有感情。”窦昭道,“要不怎么人老了都想‘落叶归根’呢!”

上一篇: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下一篇:凤凰诏

吱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