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865)

实际上不管是万皇后还是辽王,都还是很照顾顾玉的。

前世辽王登基后,刚及弱冠的顾玉就做了五军都督府的掌印都督,而且还兼着旗手卫的都指挥使,风头之健,在朝中一时无二。

这些宋墨当然不知道,他自有办法对付顾玉。

“说来说去,还不是你被那个‘京都小霸王’的名声给拖累了。”宋墨笑道,“你也别恼,皇后娘娘不是说你不够‘稳重’吗?你做几件稳重的事给她看看,她自然也就不会拦着你了。”

顾玉一听来了兴趣,忙道:“那我该怎么办?”

宋墨道:“我在天津那边盘了一家船坞,正愁没有理事的人,要不你去帮我管一管?回来之后大家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了!”

“不是吧!”顾玉大失所望,“你让我去给你做管事?”

“难怪皇后娘娘不放心你。”宋墨道,“眼高手低的,能做成什么事?你别看我现在光鲜,我十二岁的时候就和广东十三行的大掌柜们对账,要不是有这点本事,你以为那些各个都能独挡一面的大掌柜会服我?”

顾玉扭扭捏捏地坐在那里不说话了。

让他一下子去做管事做的事,这落差是有点大。

窦昭就道:“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你要是连这么点委屈都受不了,怎么能成大事?”

事实是顾玉前世一点苦也没有吃,还是鲜衣怒马地逍遥了一辈子。

要是顾玉知道这全是自己哄他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对自己怒目而视,从此不再理睬自己?

窦昭在心里思忖着。

顾玉却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在屋里打了几个转之后,面露毅色地站定,咬牙切齿地道:“好,我去天津!我就不信了,这点小事还能难倒我!”

窦昭忙把顾玉赞了一通。

顾玉翻着白眼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哄了我去给你们买苦力,不过是京里也无聊,我正好去散散心。”

窦昭和宋墨哈哈地笑。

顾玉转头就忘了宋墨算计他的事,笑嘻嘻和宋墨道:“听说海外有奇珍,我们不如造个大船,到时候出海去逛一圈?”

宋墨啼笑皆非,道:“那种出海的大船建造工艺都由工部掌握着,等闲人看都看不到,更别说私造是违例的了。”

顾玉勉强点头应喏,眉宇间却难掩跃跃欲试。

宋墨望着窦昭叹气。

把这个没心没肺的支到天津去,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宋墨原想去和云阳伯说说,不曾想隔天辽东的商队就进了京。

蒋荪柏除了给宋墨送来了两大箱子皮毛,还送来了一封问候信。

宋墨客气地接待了商队的大掌柜,由廖碧峰陪着,在英国公府用了一顿饭。他自己却待到掌灯时候拿着信回了书房,让武夷等人守在书房外面,独自呆在书房半晌都没有出来。

窦昭有些担心,去了书房。

书房里灯火通明,宋墨端坐在书案前,正望着书案上的八角宫灯发着呆。

书案上,除了一封摊开的书信,还有一本《千家诗》。

第四百一十六章鸿雁

这是个什么情况?

窦昭有片刻的愣怔。

宋墨已将手边的书信递给了她。

窦昭接过信,匆匆看了几句,已是满脸的惊愕,道:“五舅舅竟然说自己如今在辽东生计艰难,让你看在从前大舅舅对你照顾有加的份上,给他捎几千两银子过去?”

皇上并没有将蒋家置于死地。

蒋家的产业虽然大部分都充了公,但濠州的祭田和祖宅却没受损。在蒋骊珠出嫁的时候,宋墨怕蒋家在钱财上捉襟见肘,曾让窦昭私下贴补给蒋家五千两银子。蒋家四太太不仅谢绝了,还曾委婉地告诉她,蒋家虽然不比从前,但梅夫人去世的时候,把一些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其中就包括蒋家的姑娘出嫁时每人都是一千两银子的陪嫁,蒋家的儿子娶媳妇每人都有两千两银子,比一般的富户人家嫁女儿娶媳妇还要富裕,蒋柏荪怎么会缺银子?还开口找宋墨要?

她很是不解。

宋墨低声道:“我小的时候,大舅曾经告诉我用《千家诗》写家书。字面上是一个意思,字面下又是一个意思。”

他细细地告诉窦昭怎样看这封信。

窦昭学了半晌才明白一个大概,待看明白一行字已是头昏眼花。她不由地道:“还是你直接告诉我五舅舅都在信上写了些什么吧?等我有空的时候再仔细地琢磨琢磨也不迟。”

宋墨道:“五舅舅说,辽王有野心,让我们小心。”

看来自己推测的不错,辽王已经渐露獠牙。

上一篇: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下一篇:凤凰诏

吱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