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寡妇养娃日常(184)

作者:空中两条鱼 阅读记录

一开始是真的忙不过来, 后来还是江管家看不过去了,帮忙招了几个人专门跟着陆萍萍学制药, 才让陆萍萍轻松了些许。

药品的最大秘密隐藏在熬药的水里,陆萍萍只要保证在熬药的水中滴进去灵水,教会几个人熬药的火候和顺序也就行了。

招的这几个人都是学过中医的, 因为全国各地四处都在打仗,战火纷飞之下弄得民不聊生。很多人不得不拖家带口的逃难。

重庆因为多山岭, 易守难攻, 所以也涌入了不少逃难的百姓。而去年11月20日国党政府宣布迁都重庆的消息出来后, 涌入的人更是加倍!

但来的人多了, 重庆这地方容量有限, 房屋土地也就那些。因此不是所有人不能在重庆这地方顺利安家的。

所以, 江管家当时一说招工, 招的还是中医,当天就有不少人过来应聘。

最后还是择优录取了几个,平安诊所也多了两名坐堂大夫。

人手一多了, 陆萍萍可算是从忙得昏天黑地里解放了出来。

每月给重庆地下党送一次药物陆萍萍还是在做,但是药物和器材的数量已经不是一开始的那个数了。

随着明面上李老大夫的朋友那边订单显著增加,陆萍萍也不由自主的增加了输送药物的数量。

虽然有时候忙的来不及看报纸,但是偶尔从身边人和诊所里的口中还是听到了前线战况的不理想。

光是听到的那些伤亡数字,就让陆萍萍忍不住心抽搐了。

面对巨大的伤亡数字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陆萍萍实在是再顾不得许多了,能送多少药就送多少药!

只要是前线部队需要的,陆萍萍恨不得一股脑都打包过去。

陆萍萍不知道收到这些药的重庆地下党有什么反应,还是一句话,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往后退吧!

陆萍萍没有预料错,从第一次接收到药物到重新布置好接收人员以及转移其他人员之后,重庆地下党就密切关注着这件事。

一开始迟迟没有动静,党组织的人员也有些着急和怀疑。但是,也基本排除了这件事是敌方下的鱼饵这一猜想。

倘若这真是敌方下的套,早在一开始顺着这批药的转移,就能找到一批同志们的下落。但是直到重庆地下党安排组织成员转移,有的成员直接被安排到别的城市,对方都丝毫没有动静。

当然也有另一个可能,那就是石头同志做事谨慎,对方没有发现药物转移的途径,所以除了石头同志暴露了,其他同志都是安全的。

有这个可能吗?当然也是有的。

但是,凭借着重庆地下党和敌方斗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不至于时间过去这么久对方还没有第二次动作。

要知道以往对方都是抓住一个党组织同志就带回去严刑拷打审问,即使也有过放长线钓大鱼的经历,但绝不可能怎么风平浪静!

更何况,有从敌方内部传来的消息,对方近期并没有针对我方做出什么计划动作。

所以,综合这条条线索来看,或许可能这真的不是敌方投下的诱饵,而是哪个爱国者无私奉献的这些药。

但是,那人又是怎么知道石头同志的身份的呢?

早在一开始,调查人员就把石头同志身边所接触的人和事都调查了一遍了。但是最终却毫无线索,石头同志所接触的和认识的认中还真没有一个人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和能耐能搞来这么多珍贵的药物和器材。

反复调查都没有任何结果,组织又有了新的计划,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但是疑问却始终存在着。

就在重庆地下党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在耐心等待的时候,陆萍萍第二次送药的时候到来了。

跟第一次一样,还是丝毫不见人影,院子门口莫名的多出一个大箱子。箱子里面的药物数量比第一次只多不少!

石头同志拿到这批药并没有马上去找自己的联系人,上交上去。

而是仔细的检查了每一种药和箱子里的四处拐角,确定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了,才把箱子重新密封好,藏在了屋里一处隐秘的地方。

等到第二天天亮了,石头同志就继续开门照常做生意,普普通通的和往常一样,从脸上和行为动作看不出一点不同来。

直到到了晚上,夜深人静了。石头同志才换了身深色的衣服,又戴了帽子,做好伪装了,才重新提着这批药走了出去。

倘若此时有人跟着,就会发现石头同志脚步轻且快!行走的路线也是七扭八扭,环环绕绕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经过的巷子也是尤其的多,倘若不跟紧一些,十有八九的都会跟丢。

就这么走走停停,绕来绕去一个时辰,石头同志才最终进了一处农家的院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