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风暴:郑成功与大明王朝(出书版)(26)

作者:日]陈舜臣 阅读记录

他豁然开朗,笑道:“哈哈,筹谋相似不假,但具体计划就未必了。”

看见郑成功这幅表情,甘辉道:“许久没见到将军这般心情愉悦了。”

不久后,最新战报传来。可谓是噩耗连连,越是心存期盼,便越是失望,全军上下都对噩耗麻木了。

“万吉元撤出吉安后去了赣州,眼下已被追踪而来的清军包围,失陷只是迟早……”传令官有气无力地汇报。

“知晓了。退下歇息吧。对了,我马上会转移去枫岭关。若有新战报,有劳送去那里。”郑成功言罢,站起身来。

甘辉笑道:“好一个筹谋相似,做法不同!这血气方刚的气势,的确是与沉稳的令尊不同……有趣、有趣!属下一定要随将军去枫岭关。”

“何谓山,高乎险乎。这才是山!”林统云从迈入枫岭地界的那刻起,嘴里的赞叹就没停歇过。他在画卷中见识过无数的中国山水,只道这世上哪有如此夸张扭曲的景致,如今亲眼所见,方知画上皆是现实。

林统云顿时领会了程鸥波为何如此叮嘱:“不可携带纸笔入山。”此情此景,与其描绘在纸上,不如铭记在心间。若是此时有纸笔,自己怕是已画得忘乎所以,无闲暇去用心领会。只有静静地眺望,用心欣赏,方能人景合一。恍惚间,用心去感受枫岭,激活了昔日回忆。林统云感觉回到了长崎、平户。林统云暗暗心惊,自己竟能将长崎、平户的景致记得如此清晰细致。“如今的我,必能将祖国的美景完美无缺地呈现在画笔下!倘若他日能返乡……唉,但这已成奢望。”林统云正自怨自艾,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有人在用日语唤着自己的日语名字。

“统太郎,别来无恙。”

“福松,你来了……就你一人?”林统云也以乳名唤对方。

“我让部下在山下等待。近来军务缠身,如此你我二人叙旧的机会真是难得。”

“这么说,你现在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别说半日了,连片刻闲暇都偷不到。但越是如此,和你独处就越显得难得。”

“这话倒不假。”林统云点头。

“怎样,此处风景如何?”郑成功随口问道。

“超乎所想,见所未见。”林统云赞叹道。

“程先生常说‘识景如识人’。你阅景无数,不妨试试能从我身上看出些什么?”郑成功言罢,走到了好友面前。

“你要我给你相面吗?”

“就是相面。往事就不提了,你给我相一相前程?”

“前程……你将坐上福建郑家的家主之位。”

“这不必相,除我还有谁能继承家主。”

“未必吧?若是往日的南安郑家,下任家主自然是你。但是如今的郑家富甲天下,你若没有几分手腕,自会被取而代之。”

“这倒是。”郑成功点了点头。

“再者,你并非是正妻所出的嫡子,又有日本血统……你就敢笃定,没有居心叵测者以此做文章?”林统云在泉州、安平接触郑家有些时日了,这些疑虑源于他的亲身体会。

“照你的说法,我是片刻都不容疏忽了。”郑成功叹气道。

“毕竟你是郑家人……”

“你说得对,日本血统……在郑家,这便是我不得不防的软肋。”

“正因有此天生的软肋,你不得不付出更多,牺牲更多!我和你感同身受……你要向世人证明,你是郑家人,是大明人,是汉人!你要让世人看见,你心中的亡国之恨已冲破了云霄!”林统云不敢相信自己竟能说出这番豪情壮语。

“听君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道尽了我这数年的忧虑和热忱。”郑成功豁达地笑道。

“与君共勉!我要做举世瞩目的画师。而你要做好自己,做好国姓爷郑成功!”林统云言罢,只觉得满腔滚烫的热血!他坚信,好友此刻和自己一样。

“要成就这理想,有一事望统云不吝相助。”郑成功转入了正题。

“朋友有托,我自有求必应。”

“无论是什么请求吗?”郑成功确认道。林统云果断地点了点头。

得此保证,郑成功才开口:“我想请你出使日本。”

“日本?出使日本何处?”

“萨摩!”郑成功将这二字念得铿锵有力。林统云瞬间领悟了好友的用意。郑成功想赢得郑家的承认,便不能借势于郑家。这般想来,他派自己出使萨摩的目的,便不言自明了。

这便要返乡了吗?林统云默默点头,却怎样也掩盖不了脸上的笑意。

第11章 噩耗

“朕身边无堪用之人才……”隆武帝苦恼得在心里抱怨道。

纵观中国历史,敢于自我批判的皇帝可谓凤毛麟角。所谓奸臣误国,说的就是皇帝岂能有过,担责的永远是臣子。亡国之君崇祯在自缢前还高呼诸臣误朕。这是崇祯的心里话。

流亡政权想网罗天下人才,简直是痴人说梦。更何况隆武帝本就不具备知人善任的能力。到达延平后,隆武帝眼见形势日益危急,福建境内已无人才可用,这才向浙江鲁王表露了和解之意。若闽浙政权合并,至少也能把版图扩大一些。但浙江鲁王只把他认作和自己地位相当的唐王。

对隆武帝而言,当务之急便是劝说鲁王承认自己的帝位。他托自浙江来的信使给唐王捎去了一封亲笔信:朕膝下无子,你是唯一的皇太侄,迟早继承大统。这封亲笔信有几分传位诏书的意思。但仅凭此,怕还不能促成闽浙合并。隆武帝又退了一步,以安浙江群臣之心:鲁王之爵位官职乃朝廷钦封!与此同时,他因征收了寺院田的租税,财政较为宽裕,于是决定资助入不敷出的鲁王政权白银数万两,企图以钱财收买浙江政权。

隆武帝委派佥都御史陆清源运送赠银去浙江,不承想被马世英的部下方国安在途中劫走了。马世英在南明弘光朝嚣张跋扈、贪赃枉法、臭名昭著;又因其逼生母假扮太后,弃南京而逃,各地遗臣都不愿收留他。最终他投靠了方国安。

“国安,此事干得漂亮!”马世英拍手称快。方国安虽远在富春江上游,但对求贤若渴的鲁王政权来说,仍是顶梁柱般的存在。这数万两白银本是其主鲁王的,他却不由分说地强占了。此举与劫匪山贼无异。方国安自觉理亏,便撰写檄文给自己开脱:唐王妄自称帝,其罪当诛!末将特讨伐其麾下佥都御史陆清源,以示惩戒!

发生这样的事,闽、浙两大流亡政权的合并也就此破产了。厚礼遭劫,福建政权怒不可遏,浙江政权却也好不到哪里去。送给主子的礼物竟被臣子半路抢去了,朝廷还有何颜面。两股势力哪怕成功合并了,怕也只是乌合之众,难成气候。

隆武帝的福建政权虽畏惧清军铁蹄,但有仙霞岭、武夷山脉相护,多少还算宽心。而鲁王的浙江政权立足于绍兴,与占据杭州的清军隔江相望,相较之下就没那般悠哉了。鲁王政权想夺回杭州,摆脱和敌军隔江相望的局面。去年,方国安曾奉命出兵,却惨败给了清廷浙闽总督张存仁。人人喊打的马世英则借此机会说服原部下方国安收留自己。

杭州清军按兵不动,只等时机到来,一举打垮浙江政权。五月二十,征南大将军博洛到达杭州,这意味着进攻绍兴的日子即将到来。

生死战迫在眉睫,鲁王政权岂能没有察觉。方安国再次奉命出兵,但这位私吞了数万两白银的将军却毫无战意。在去年的惨败中,他心爱的儿子阵亡了。“牺牲吾儿性命,足以偿还明王室对我方安国之皇恩。所谓‘良马不配旧鞍’,杭州总督张存仁能降,我怎不能?”方安国心想:既然决定投降,何不送清廷一份见面礼,以换取自己今后飞黄腾达。鲁王就是最让清廷心动的见面礼。

方安国以护驾之名,将心腹安插到鲁王身边。开战之日,鲁王阵营将战船在岸边一字排开,全军上下都很轻敌:生于山野的东北鞑子,岂知水战?此想法过于愚蠢了。清军虽不擅长水战,但在浙江的清军大多是汉人。此番清军甚至没有准备战船。

上一篇:提瓦特的探究者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