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秘拐皇帝(穿越要在加班后之四)(24)

作者:简璎 阅读记录

“你在工作上是很能干,但在感情上这样的程度算低能了。”他笑得深浓。“所以呢?”她不屈不挠地再问:“有机会回去,你到底是要回去还是不回去?”

他摇头,真是败给她了。

“还不懂吗?”他低头攫住她的唇。“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同样的,我在哪里,你也得在哪里,我们谁也不许离了谁。”

第八章

“娘娘,该起了。”尚茵在九华帐外不厌其烦的催请。“各宫娘娘要来向您请安了。”

楼织宁无奈地坐了起来,每天接受后宫嫔妃的问安朝拜根本是折腾她,要一早起来不说,还要梳妆打扮,累死人了,她得想个法子免除自己这项工作。

约莫又赖了小半炷香的时间她才起身,那不情不愿的懒模样看得来伺候梳洗的春儿、冬儿直掩嘴笑。

主子重回凤仪宫后,性格随兴开朗许多,这是好事,她们只当主子被囚禁久了,又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转性了。

穿戴梳妆妥当,用过早膳,被服侍着漱过口后,合莲随即端来养胎汤,她皴着眉喝下去,合莲忙递给她一颗糖,让她压压苦涩味道,又捧上一盏热甜茶,她连忙喝了几口。

不知这有孕在身的戏要演到什么时候?她必须撑到仗打完,可是若战事拖很久,她肚子不大起来会很奇怪……

就如同封腾说的,只有做好他们本位,他们才能在这里安然的生活下去,而他们的本位便是这国家的帝后。

即便将来他们老去,要稳稳当当的安享晚年,做他们逍遥的太上皇与太后,那也需得先把这个国家治理好,并且培养出一个能传位的贤明君主才行,到时他们才能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是啊,顶了人家的身份就是这么麻烦,又不能弃了身份去田间乡野生活,试想,帝后突然双双失踪,宫里会乱成什么样子?帝后是何等尊贵的身份,肯定会翻遍每个角落地找他们,真找不到,怕是抢皇位就要弄得血流成河了,还不说群龙无首之际,大燕、远辽会不会藉机来犯,到时风云变色、战事又起,导致生灵涂炭,那他们就罪过了。

总不能因为他们自私的想要摆脱这一切就害了天下苍生的性命,再说若起战事,他们隐身乡野间也不可能逃的过,要是敌军打过来,别说过与世无争的安好日子了,手无寸铁的他们还可能第一个被敌人杀死……只要一想到屠杀的场面,她就会立即打消从宫里逃走的念头。

平凡如他们这两个从现代来的人,能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呢?如封腾所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们只要尽了全力,无愧于心就好,其他的就交给上天安排。

再说了,见他好像对怎么整治大观王朝的争权乱象早有通盘的想法,她只要跟着他就好,这实在令她心中踏实多了,不再像初穿来时茫然无措。

“娘娘,各宫嫔妃已到了……”尚茵已经出去一圈又转回来了,见她仍旧坐在妆台前不动,不免有些担心和惊心,就怕主子腹中龙胎不稳。“奴婢见您这几日净是出神,要不要请孟太医来瞧瞧?”

“也好。”她顺水推舟地应了。

事实上,她出神是因为她又要想他在现代对她是什么样的感情,又要想他们在这里的未来,有时又担心他们会其中一人穿了回去,一人被留下,脑子里各种想法让她变成了一种状态--放空发呆。

这些话,全不能与人说啊,没有一个可以倾吐的人也是郁结,不像她在现代有几个大学死党可以互吐苦水,皇后没有交朋友的权利,她在这宫中又能跟谁结交,即便有顺眼的嫔妃,结交了,也不能据实以告自己是穿越来的,那个愁啊,只有她自己知道。

接受了众嫔妃的问安之后,她便早早打发她们各自回宫,孟太医来诊过脉后,她就倦了,想再回寝殿里补眠,慈宁宫那里却来了人,说太后让她过去请安。

真是扰人,在这宫里想过的淡然还不是简单的事,她可以不让嫔妃们来向她请安,却不能不上太后那里请安,而太后也不是个慈眉善目的,宫里还常杵着一个宋芊仪,所以也是一桩烦人事。

因为要上太后处,故又重新梳妆了一番,折腾了小半个时辰才在内侍宫女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往慈宁宫去。

宫门前,于嬷嬷已在那里相迎了。“老奴给娘娘请安。”

“于嬷嬷快起。”她忙示意尚茵去扶于嬷嬷,嘴里笑盈盈地问:“母后娘娘今天怎么这么好兴致,传本宫过来陪说话?”

于嬷嬷眯眼笑道:“太后娘娘今天心情好,要请皇后娘娘一起陪着礼佛呢。”礼佛?这不是折腾她吗?她不动声色的看了洪得恩一眼,洪得恩心领神会地悄悄去了,她又示意尚茵送上礼物,尚茵旋即把个盒子往于嬷嬷怀里放。

楼织宁一派亲热熟络地对于嬷嬷笑。“这是千年高丽参,天冷,给嬷嬷补补身子,若吃的惯,本宫回头再让人送来。”高丽参虽名贵,但这通风报信的代价肯定是值得的。

“老奴多谢娘娘关怀。”于嬷嬷笑着谢了。

进了内殿,只见宋太后一个人端坐在宝座上,沉沉香气缓缓从殿内两座鎏金铜香炉中散出,后头两名青衣宫女在伺候。

“臣妾给母后娘娘请安。”她真的不喜欢这种迷离朦胧的气氛,说好听是恍如仙境,但香料闻久了会头晕吧?

“起来吧!”宋太后也没什么看她,直接将手搭在宫女的手臂上起身。“哀家今日要礼佛,皇后随哀家过来吧。”

“臣妾遵旨。”

她毕恭毕敬地跟在太后身后进了殿后佛堂。

佛堂名为莲华室,供奉着观音,室内一样是沉沉檀香缭绕,显得庄严,但香料依然用得很重,这似乎是太后的偏好。

一进室内,太后便二话不说地跪在蒲团上,她忙跟着跪下。

太后开始一下一下的敲起那红漆木鱼,口中念念有词,也不知在念什么佛经,她只好装模作样的跟着念念有词,装作虔诚。

半个时辰过去,她跪得极为难受,尤其一身宫装的束缚,加上天寒,膝盖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整个僵硬。

她倒佩服起太后来,年纪比她大上一大截,背却打得直挺挺的,规律地敲着木鱼。

或许太后从年轻时便这样礼佛,已经习惯了,但她跪得很痛苦,而且很无聊,很想起来。

终于,太后起来了。“皇后也起来吧。”

她如蒙大赦地跟着起来,以为苦难结束了,太后却不紧不慢地道:“哀家身子不适,要去躺一躺,皇后就在此替哀家抄佛经吧!”

太后说完便不看她一眼地搭着宫女的手臂离开了,另个宫女过来说道:“娘娘这边请。”

她被引到了剔红福寿案边,案上搁着十本经书,宫女已利落的摆好了笔墨纸砚。

她在凌翠宫闲来无事已练好了字,且练得与原主极像,抄经书倒难不倒她,但凳子呢?怎么不见凳子?

小宫女开口了,“娘娘,太后的懿旨是让娘娘站着抄经书方显诚意。”

她懂了,方才已跪了那么久,现在又让她站在这檀香缭绕、连个炭盆都没烧的室内抄十本经书,加上那佛经上的字全是簪花小楷,不但费眼力也费体力精神,抄完怕是她腹中胎儿也掉了。

哈,幸亏她肚子里什么也没有,太后的诡计不能得逞,却让她看出了太后的心急。

她爹已经交出了兵权,骏亲王也领兵出征了,封腾在武举中钦点了武状元凌宗廷,封为校尉,要他放手去做,选拔一批出色的武将,非常公开地在培养自己人。

或许因为种种因素,宋太后才会急着设计她的龙胎,生怕她真的安然生下皇子,到时会是对宋芊仪的一大威胁。

而能坐上太后这个位置,自然不会那么笨,在她饮食里下毒或在她日常用品里下迷香,若只是让她抄抄佛经,她孩子就掉了,那也只能怪她自己身子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