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250)

严朝卿望着窦昭,满脸的震惊。

定国公被问罪,大家都觉得定国公很冤枉,夫人已联系定国公从前的一些部属准备为定国公喊冤。

也有人提出来过和窦昭一样的建议,只是夫人觉得这样不但有rǔ定国公的名誉,而且万一圣上真的相信那可怎么办?

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其他的声音淹没。

难道他们真的想错了?

皇上在意的,根本不是御史弹劾了定国公些什么,定国公又做了些什么,而是定国公声誉日隆之后,会对皇上怎样?对朝廷怎样?

如果那些为定国公喊冤的奏折递了上去……

想到这些,他像数九寒冬喝了碗凉水,浑身都透着寒意。

宋墨却低头沉思起来。

小时候,母亲常带他回娘家。他最早的记忆就是自己站在蒋家的练武厅和表哥表弟们一起推石碾子玩。

大舅被问罪,母亲心急如焚,不仅奔走在内宫深苑,而且还频频联系各勋贵之家。因他最为敬佩大舅,母亲怕他参与其中,让人误会这是父亲的意思,连累父亲被皇上问罪,让大舅连个遮风挡雨的人也没有了,这才决定让严朝卿陪着他护送五舅的孩子南下。

他们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

实际上他心里很清楚。

他原来准备把孩子交给了五舅指定的人就回京煽动朝野为几个舅父鸣冤的……

宋墨望着被窦昭夺去的孩子,却有些犹豫起来。

大舅年轻的时候,曾做过皇上的贴身侍卫。大舅是什么人,难道皇上还不知道?

怎么会轻易就听信了御史的弹劾,对大舅问罪呢?

或者,他应该再仔细琢磨琢磨这事?

陈曲水望着窦昭含笑不语的面孔,满是错愕。

在宋墨和严朝卿来之前,她曾为了这件事和他商量过,说解决僵局的唯一途径就是向宋墨递投名状。

这一点他是认同的。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他们想向宋墨递投名状,那也得看宋墨接受不接受、需要不需要啊!

所以他当时提出为互为人质:“……我代表小姐去京都,他们可以派个人跟在小姐身边,到时候冒充护卫就行了。反正这些护卫都是您请的,多一个少一个东窦也不知道。只要小姐能顺利回到窦家就安全了。”

他们总不至于对窦家动手吧?

就算是跟在小姐身边的那人想伤害小姐,那也要看小姐身边的护卫答应不答应。

窦昭却道:“如果定国公府被满门抄斩了呢?”

那个孩子就成了蒋家唯一的血脉。

只怕她就算是躲到天涯海角宋墨都会杀了她。

他愣住,半晌才喃喃地道:“应该不会吧?”心里却明白,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关头,英国公夫人又怎会将蒋五老爷的骨ròu送给他人抚养,而且还派了自己的儿子亲自护送……

可窦昭的这样假设也太惊人了!

他不禁道:“就算如此,定国公府高手林立、谋臣如云,英国公进得宫廷,出得朝堂,他们都无能为力的事,我们又凭什么力挽狂澜呢?”

窦昭笑笑没有做声。

陈曲水却知道她已经打定了主意。

想到窦昭做事虽偶会冒进,却不失缜密细致,他没有追问。

没想到,她打的却是这样的主意!

虽然这个建议很简单,大家也都想得到,可关键却是应该怎么选择!

能让定国公这样的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被问罪,已不是单纯的有罪没罪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上上下下的关系,甚至连英国公府也找不到幕后的推手,可见其水之深,就是他这个在权谋中浸淫了大半生的人都不敢随意启齿,何况她一个从未曾走出过真定县的小姑娘……

想到这些,他就不安地挪了挪身子。

但愿四小姐是对的!

不然这阵腥风血雨的只怕连她自己都要卷进去,性命堪忧!

沉默中,恐怕只有窦昭是最笃定的那一个。

前世,每当人们提及定国公时,就会提起福建百姓在定国公死后为蒋家上的万言血书。

既然这种方法都行不通,那就只能换一种方法了。

也许会有所改变。

而严朝卿觉得自己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得把这种可能尽快地告诉夫人,让夫人尽快地和府中的幕僚好好地商量商量,拿个主意才行。

他有种时不待我的恐慌,不由急急喊了声“公子”。

只是严朝卿的话音还没有落,沉默不语的陈曲水突然站了起来,跟着高声地喊着“公子”,揖礼道:“现在我们还能对外说小姐看着你们行踪可疑,以为你们是拐了哪家大户人家的孩子出逃的,而公子见我们人多势众,个个身手不凡,还以为落入了贼窝,小姐要救孩子,公子要逃离,这才生出一场误会。可要是等增援的人来了,这件事只怕就不好遮掩了。不如我随您进京,您再派个人跟着我们小姐回真定。等接孩子的人来了,我们把孩子直接交给对方就是……”

上一篇: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下一篇:凤凰诏

吱吱小说推荐: